养生的宗旨在于“顺其自然”
养生的宗旨在于“顺其自然”最近写了一篇小文章,不少人看完问我:我到底该怎么养生?你说的太简单了吧?
我:该吃吃,该睡睡,该运动运动,别违反自然规律,多素少荤,早晨早起,晚上早睡,杜绝一切寒凉的食物,脾气收敛点,性格阳光点!
养生就这么简单,总结四个字:顺其自然!
心主神明,何谓神明?神明指的是人的精神和智慧的统一。
《易·繫辞下》:“阴阳合德,而刚柔有体,以体天地之变,以通神明之德。”
孔颖达疏:“万物变化,或生或成,是神明之德。”
《孝经·感应》:“天地明察,神明彰矣。”
这样看来,神明是一种掌握并遵循天地运行规律的状态,或者说是一种懂得顺其自然的智慧。对于我们的人体来说,指挥五脏六腑的运行遵循天地运行的规律的能力就是神明,由心来主管。
心又为君主之官,《黄帝内经》曰:“故主明则下安,以此养生则寿,殁世不殆,以为天下则大昌。主不明则十二官危,使道闭塞而不通,形乃大伤,以此养生则殃,以为天下者,其宗大危,戒之戒之。”
这段话的意思是说,掌握并遵循天地运行规律的智慧为主明,没有掌握并遵循天地运行规律的智慧为主不明。对于人体来说,掌握并遵循天地运行规律的智慧则五脏六腑依循规律正常运行,运用这种智慧养生就会长寿,一生受用,把这个道理用于治理天下,则天下昌盛;相反,如果没有掌握并遵循天地运行规律的智慧则会影响五脏六腑的正常运行,导致五脏六腑的运行出现闭塞不通的危险状态,人体也会因此大受伤害,这样养生则会灾祸不断,用于治理天下结果必危险重重。请大家谨慎小心并谨记遵守这个法则。
《黄帝内经》一再告诫我们养生的宗旨,养生的宗旨就在于“神明”,“神明”是一种觉悟的状态,是一种顺其自然的智慧,养生又或者治理天下都需要它的指引。那么,何谓顺其自然?顺应天地运行的规律为顺其自然,在一天当中,天地运行产生白天黑夜,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为顺其自然的状态;在一年当中,天地运行产生四季的变化,所以才会有春夏秋冬不同的养生法则。
《黄帝内经》的养生思想与道家的思想不谋而合,老子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样看来,佛法又何尝不是呢?佛法的宗旨也在于觉悟,觉悟就是一种“神明”的状态,有了这种觉悟我们才不会盲目“信佛”,有了这种觉悟我们才不会迷信佛教。所以,大道必是相通的。
《黄帝内经》强调养生应注重“形神俱在”,也就是说我们的身体与精神应处在一个和谐平衡的状态,缺一不可。我们的精神指引我们的身体顺应大自然的规律以保护我们的身体,我们的身体顺应大自然的规律获得能量后又为我们的精神所用,这就是一种和谐平衡的状态。如果我们只注重精神方面的修炼或者说修心,而忽略身体的保养,是不利于我们的健康的,除非你修到精神完全能掌握身体的境界;如果我们只注重身体的保养,而不注重精神的修养,则更加不利于我们的健康。
当这种平衡被打破时,我们就生病了,病得程度却大不相同。如果我们病在“神”,为主不明,主不明则不遵循大自然的规律,不懂得顺其自然的道理,那我们的身体会病的很严重,且很难完全恢复或者说被治愈;如果我们病在“形”,只要神明,或者说主明,懂得顺其自然的道理,则即使病得再重也会完全康复。可见,顺其自然对于我们心身的健康来说是多么的重要。
所以,当我们有病了,千万不要盲目治疗,应先审视一下自己的心身是否违背了顺其自然的养生法则,是该吃饭时没有吃饭?该睡觉时没有睡觉?该运动时没有运动?还是该放下时没有放下?搞清楚这些问题就说明你还处在神明的状态,只是病在“形”,及时地顺应大自然的规律,不论是什么重大的疾病都能痊愈。如果病急乱投医,把治愈的希望都放在医生的身上,而不去自我反省,那就是病在“神”了,这时再贵的灵丹妙药或者再高明的医生也无法让你痊愈。
养生也是如此,不要天天琢磨着吃什么最补喝什么最养等等,这些只是治标不治本。如果不懂得顺其自然的智慧或者说主不明,则其他一切养生方法都有可能是灾祸!养生也需要觉悟!切记!
顺其自然,一切都好。 感谢无私分享 感谢分享!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