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腑通,一身松
中医把人体的主要脏器分为五脏和六腑两大类。“五脏”(肝、心、脾、肺、肾)多为实心脏器,“六腑”(胆、小肠、胃、大肠、膀胱、三焦)大多是 空心、管状的器官;在生理功能上,五脏是化生和贮藏精气,“六腑”则主要是受盛和传化水谷,即负责水液和糟粕物质的代谢与排出,以保障五脏之藏。因此, “六腑”贵在功能协调、通畅无阻,所以中医有“六腑以通为用”的说法。 不过,由于不良的生活习惯、不良情绪因素的影响,还有节假日人们饮食作息规律的改变等,都会阻碍六腑的畅通。那么保持六腑之气通畅有什么秘诀呢? 三焦。三焦并非对应西医解剖学的某个器官,而是中医理论的一个概念,分为上、中、下焦。其中,心肺为上焦,脾胃为中焦,肝胆为下焦。三焦是主宰人体水液 和气机调节代谢的一个重要器官,是人体一身之气的主要疏泄通道,因此中医素有“三焦者,元气之别使也”的理论。情绪差,人体气机不通,三焦首当其冲受到影 响。三焦不通会表现为水肿,这就是气机阻滞造成水液代谢障碍的结果,长期可形成痰瘀、血瘀的情况,因此人体气机最怕郁结。 当三焦不通 时,一个简易的改善方法就是拍打三焦经。三焦经循行于胳膊外侧,每晚21点到22点间是三焦经气血最旺的时候,用左手从右肩开始,沿胳膊外侧拍打至手腕, 然后再换右手敲打左胳膊。按揉手腕背面腕横纹中点处的阳池穴,则疏通整条三焦经的效果更好。当然,最主要的还是要保持心情舒畅,才能气机条达、三焦畅通。 膀胱。中医认为,膀胱作为一个储尿器官,其开阖受肾的气化功能控制和调节。肾与膀胱相表里,肾中精气充足,气化正常,则膀胱开阖有度,固摄有权,人体水 液代谢就正常;若肾气不足,膀胱开阖失司,就会出现气化不利、膀胱湿热蕴结,因此,膀胱腑不通时,最常见的症状表现是尿路感染,以及尿频、尿急、尿痛、尿 潴留等。 另外,对于产后常见的尿潴留,在中医看来正是肾气严重受损的缘故。临床上,我们把大葱切碎,捣烂成稠糊状,放入产妇肚脐凹陷处,再铺上一层大约三毫米厚的食盐,然后用点燃的艾条在肚脐的部位悬空艾灸,可补肾气,治疗产后尿潴留效果非常好。 平时可采用按摩的方法保健膀胱,具体的按摩方法是:两掌重叠按放在小腹中央,顺、逆针方向各摩动20次,再用掌根从小腹中央向下推按至耻骨联合上缘,具有强肾的作用。 胆囊。胆主生发,人体五脏六腑之气都取决于胆气的生发,如果胆气能够生发起来,一身之气就会逐渐生发起来,以维持人体各项正常生理功能。因此,胆有“中 正之官”的名号,即决断者、裁判官。胃、肠等器官何时进行消化工作,何时停止,这些都是由胆来决定的。23点至凌晨1点是胆经最旺的时候,此时保证睡眠最 能蓄养胆气,否则就会消耗胆气,影响胆腑畅通。 当前为什么胆结石、胆囊炎和胆囊息肉的患者非常普遍,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就是想得太多、运动得太少。思虑过多,影响睡眠,白天又缺乏必要的体力活动,日久则有碍胆气舒发,气机壅滞不通,长期这样自然造成胆囊方面的疾患。建议这 类人群最好每天早晨到户外去锻炼身体,敲打大腿的外侧,可以振奋胆经,促进胆气的生发,同时要注意早睡,放松心情,甩掉不必要的思想包袱。 胃。胃为六腑之首,人体气血生化之源。人维持机体正常运行所需的一切营养物质都要靠脾胃的消化吸收来供给。胃的好坏跟吃、睡、情绪等都有着密切的关系, 因此食物不可过于精细和滋腻,以免影响胃的蠕动;饮食要有节制,如果饮食积滞,胃不能正常排空,就会出现胃脘胀满、消化不良等症;过度贪吃寒凉的食物也是 十分伤胃的行为。 另外,思伤脾,思虑过度影响脾的运化功能。脾和胃相表里,所以,思虑重重和爱生闷气都会造成胃气和胃血不足,引发胃溃疡以及消化功能不良等疾病。 小肠、大肠。小肠将胃消化后输送来的食物进行加工,分清泌浊。清者化生成气血津液,给全身各个器官提供营养,中医上叫做“运化精微”;浊者通过大肠、膀 胱以二便的形式排出,中医上叫做“排泄糟粕”。如果长时间坐着、很少活动,肠蠕动减少,大便排出不畅,就会形成腹胀、便秘,久之影响营养物质的吸收。糟粕 不能及时排出,还会在体内形成积热,使人头脑不清。 保持肠腑通畅的一个关键在于保持大便正常。根据不同人的习惯,一天1~2次或两天一次大便都属于正常,如果超过三天不排便,同时伴随腹部胀满不适,甚至出现体味,则说明肠腑不通,需要外界干预。三个最常见的通便方法,既简单又有效。一是两掌相叠,以肚脐为中心按摩整个腹部,坚持饭后一小时按摩,效果最好;二是吃白萝卜,生食或熟吃 都行,对于缓解便秘很有帮助;三是要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最好是每天早晨起床后上厕所,同时轻按肚脐,也可以促进便意。平时要多吃蔬菜水果,少食辛辣油腻 之物,多运动。谢谢楼主分享 谢谢楼主分享 中医有“六腑以通为用”的说法。 谢谢楼主无私分享:):) 谢谢楼主分享! 谢谢楼主分享! 感谢分享! 中医把人体的主要脏器分为五脏和六腑两大类。“五脏”(肝、心、脾、肺、肾)多为实心脏器,“六腑”(胆、小肠、胃、大肠、膀胱、三焦)大多是 空心、管状的器官;在生理功能上,五脏是化生和贮藏精气,“六腑”则主要是受盛和传化水谷,即负责水液和糟粕物质的代谢与排出,以保障五脏之藏。因此, “六腑”贵在功能协调、通畅无阻,所以中医有“六腑以通为用”的说法。
不过,由于不良的生活习惯、不良情绪因素的影响,还有节假日人们饮食作息规律的改变等,都会阻碍六腑的畅通。那么保持六腑之气通畅有什么秘诀呢?
三焦。三焦并非对应西医解剖学的某个器官,而是中医理论的一个概念,分为上、中、下焦。其中,心肺为上焦,脾胃为中焦,肝胆为下焦。三焦是主宰人体水液 和气机调节代谢的一个重要器官,是人体一身之气的主要疏泄通道,因此中医素有“三焦者,元气之别使也”的理论。情绪差,人体气机不通,三焦首当其冲受到影 响。三焦不通会表现为水肿,这就是气机阻滞造成水液代谢障碍的结果,长期可形成痰瘀、血瘀的情况,因此人体气机最怕郁结。
当三焦不通 时,一个简易的改善方法就是拍打三焦经。三焦经循行于胳膊外侧,每晚21点到22点间是三焦经气血最旺的时候,用左手从右肩开始,沿胳膊外侧拍打至手腕, 然后再换右手敲打左胳膊。按揉手腕背面腕横纹中点处的阳池穴,则疏通整条三焦经的效果更好。当然,最主要的还是要保持心情舒畅,才能气机条达、三焦畅通。
膀胱。中医认为,膀胱作为一个储尿器官,其开阖受肾的气化功能控制和调节。肾与膀胱相表里,肾中精气充足,气化正常,则膀胱开阖有度,固摄有权,人体水 液代谢就正常;若肾气不足,膀胱开阖失司,就会出现气化不利、膀胱湿热蕴结,因此,膀胱腑不通时,最常见的症状表现是尿路感染,以及尿频、尿急、尿痛、尿 潴留等。
另外,对于产后常见的尿潴留,在中医看来正是肾气严重受损的缘故。临床上,我们把大葱切碎,捣烂成稠糊状,放入产妇肚脐凹陷处,再铺上一层大约三毫米厚的食盐,然后用点燃的艾条在肚脐的部位悬空艾灸,可补肾气,治疗产后尿潴留效果非常好。
平时可采用按摩的方法保健膀胱,具体的按摩方法是:两掌重叠按放在小腹中央,顺、逆针方向各摩动20次,再用掌根从小腹中央向下推按至耻骨联合上缘,具有强肾的作用。
胆囊。胆主生发,人体五脏六腑之气都取决于胆气的生发,如果胆气能够生发起来,一身之气就会逐渐生发起来,以维持人体各项正常生理功能。因此,胆有“中 正之官”的名号,即决断者、裁判官。胃、肠等器官何时进行消化工作,何时停止,这些都是由胆来决定的。23点至凌晨1点是胆经最旺的时候,此时保证睡眠最 能蓄养胆气,否则就会消耗胆气,影响胆腑畅通。
当前为什么胆结石、胆囊炎和胆囊息肉的患者非常普遍,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就是想得太多、运动得太少。思虑过多,影响睡眠,白天又缺乏必要的体力活动,日久则有碍胆气舒发,气机壅滞不通,长期这样自然造成胆囊方面的疾患。建议这 类人群最好每天早晨到户外去锻炼身体,敲打大腿的外侧,可以振奋胆经,促进胆气的生发,同时要注意早睡,放松心情,甩掉不必要的思想包袱。
胃。胃为六腑之首,人体气血生化之源。人维持机体正常运行所需的一切营养物质都要靠脾胃的消化吸收来供给。胃的好坏跟吃、睡、情绪等都有着密切的关系, 因此食物不可过于精细和滋腻,以免影响胃的蠕动;饮食要有节制,如果饮食积滞,胃不能正常排空,就会出现胃脘胀满、消化不良等症;过度贪吃寒凉的食物也是 十分伤胃的行为。
另外,思伤脾,思虑过度影响脾的运化功能。脾和胃相表里,所以,思虑重重和爱生闷气都会造成胃气和胃血不足,引发胃溃疡以及消化功能不良等疾病。
小肠、大肠。小肠将胃消化后输送来的食物进行加工,分清泌浊。清者化生成气血津液,给全身各个器官提供营养,中医上叫做“运化精微”;浊者通过大肠、膀 胱以二便的形式排出,中医上叫做“排泄糟粕”。如果长时间坐着、很少活动,肠蠕动减少,大便排出不畅,就会形成腹胀、便秘,久之影响营养物质的吸收。糟粕 不能及时排出,还会在体内形成积热,使人头脑不清。
保持肠腑通畅的一个关键在于保持大便正常。根据不同人的习惯,一天1~2次或两天一次大便都属于正常,如果超过三天不排便,同时伴随腹部胀满不适,甚至出现体味,则说明肠腑不通,需要外界干预。
三个最常见的通便方法,既简单又有效。一是两掌相叠,以肚脐为中心按摩整个腹部,坚持饭后一小时按摩,效果最好;二是吃白萝卜,生食或熟吃 都行,对于缓解便秘很有帮助;三是要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最好是每天早晨起床后上厕所,同时轻按肚脐,也可以促进便意。平时要多吃蔬菜水果,少食辛辣油腻 之物,多运动。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