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yx 发表于 2016-8-14 11:29

贞观君臣的谏诤观

谏诤是我国君主政治体制里自我监督、自我纠错机制的核心,目的在帮助治国者听取、吸收不同意见,以合理有效决策。谏诤观则是对谏诤的认识和反思,乃古代政治学说的一部分。  在我国,唐代谏诤制度获得重大发展。谏官在皇帝诏书制订前和制订后,都要谏诤,避免决策失误;谏官人数多,受重视,职能健全,能参与军国大政,“凡发令举事, 有不便于时、不合于道者, 小则上封, 大则廷诤”。唐代谏诤观可谓当时君臣谏诤活动经验的历史总结,内容丰富,达到了古代高峰。
  唐太宗认识到谏诤对国家兴旺发达的重要性,真诚求谏、纳谏,重用魏征等,努力尽君主职责,可谓古代开明君主榜样。他评价魏征,“见朕之非,未尝不谏”,“每犯颜切谏,不许我为非”;自言“每行不欲与其相离者,适为其见朕是非得失”,独“能正朕”。
  太宗读历史,看出二意义:一是谏诤不用,君主耳目闭塞,不知时政得失,不知自己过失;二是行政机构主要职能在做君主耳目,发挥谏诤作用,匡正救过。其中关键在国君是否能求谏纳谏。
  贞观年间谏诤盛行,太宗求谏纳谏最关键,其谏诤观也占主体地位。有以下要点:
  首先,君主有自知之明,乐闻己过,不自以为是。太宗说:“人欲自照,必须明镜;主欲知过,必藉忠臣。”做不到这一点,难有真正求谏、纳谏活动;甚或自以为是,小视天下,绝难求谏、纳谏,结果国家遭殃。
  其次,“兼听则明,偏信则暗”。太宗问:“为君者何道而明,何失而暗?”魏征答:“君所以明,兼听也;所以暗,偏信也。”
  再次,君以大臣为师友的君臣关系观。贞观十九年,太宗说:“每思臣下有傥言直谏,可以施于政教者,当拭目以师友待之”。他还将君臣关系比喻为金矿和锻冶良工的关系。
  最后,把守好谏诤作为“臣臣”的内涵、臣下的职责。贞观群臣多忠心为公,直言敢谏,魏征可谓忠臣谏诤的成功案例。他“能以义制人主之情”,“每每以谏诤为心,耻君不及尧、舜”,一生谏诤 “累数十余万言”,是我国历史上最负盛名的谏官。
  韩非的《说难》,《吕氏春秋·直谏》研究了谏诤者的危险性:“言极则怒,怒则说者危,非贤者孰肯犯危?而非贤者也,将以要利矣。要利之人,犯危何益?”魏征也发现臣下不犯颜直谏的原因,“懦弱之人,怀忠直而不敢言”,“疏远之人,恐不信而不得言”,“怀禄之人,虑不便身而不敢言”,导致“相与缄默,俯仰过日”的结局。太宗深为赞成,乃下决心“开怀抱,纳谏诤”,终成盛世。

王者之道 发表于 2019-2-3 12:12

感谢分享!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贞观君臣的谏诤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