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与数 再学习
昨日在主题栏中发了简要的《量与数》(见:https://www.178448.com/thread-1959205-1-1.html),有量学同仁非常热情的参与了讨论,在此深表感谢!!谢谢!!
现在补充说几句,也在昨日参与讨论的部分量友中做了同样的回复。
数的内涵更丰富与广泛,量的内涵相对小一些。
我在学习量学的过程中,感受到量学同仁对其他技术的排斥性比较强烈。我个人的认识是,量学是非常棒,其他技术也很好,比如均线技术,客观公正的讲,他是包含并运用了量的理论。为什么均线要用5日、10日、20日、30日、60日、120日、250日,单位上还分1分钟、5分钟、15分钟、30分钟、60分钟、日、周、月、季、年呢?这就是量与量的单位,而且这个量的单位还是很丰富的,也证实了王子老师一再强调的世界公理:量变必然引发质变。从这个角度讲,量学理论与均线理论或其他技术理论,均运用了量的理论。量学是从交易的笔数这个数出发,观察这个数的量的变化引发的价格变动规律,从而掌握量变引发质变的节点的规律进行买卖;同理,均线理论是每日(这个“日”可以是10个单位中的任一个单位)从收盘价的这个次数出发,观察这个数的量的变化引发的价格变动规律,从而掌握量变引发质的变节点的规律进行买卖。因此,量学及均线理论都遵从数的理论,由数的变化引发量的变化,由量的变化引发质的变化。目的都是为了挣钱,避免卖钱。即殊途同归。
我敬重量学(从成交量的角度研究股市运行规律的科学),但首先是遵从数与数学,所以不排斥其他技术分析。这应该是尊重世界公理“量变必然引发质变”应有的一种态度。:P
我期待所有量友继续奋发向,深入研究量学,创造出更丰硕的量学成果!!当然包括我自己。:P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好好学习,天天向涨 :):):):):):):)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英雄所见略同。 不管它啥錨,综合运用,能够赚到钱钱才是硬道理。辛苦啦:victory: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感谢楼主分享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