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d_5786 发表于 2024-8-3 12:10

803全会公报要点

二十届三中全会公报要点速览

一、事件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于2024年7月15日至18日在北京举行,全会由中央政治局主持,中央委员会总书记习近平作了重要讲话。全会高度评价新时代以来全面深化改革的成功实践和伟大成就,研究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问题,认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指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继续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会指出到二〇三五年,全面建成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完善,基本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为到本世纪中叶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奠定坚实基础;到二〇二九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八十周年时,完成本决定提出的改革任务。

二、要点
改革目标:和 2013 年召开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一致,会议重申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
代化。
       时间安排:本次会议有了更明确的部署,会议继续强调到 2035 年,全面建成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传递了中国继续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道路的明确信号。二十届三中全会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经济高质量发展、创新、宏观经济治理、城乡融合、对外开放、民主法治、民生、生态、国家安全、国防等方面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做出系统部署。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健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构建支持全面创新体制机制,健全宏观经济治理体系,完善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完善高水平对外开放体制机制,健全全过程人民民主制度体系,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健全保障和改善民生制度体系,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持续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提高党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领导水平。

https://data.tdx.com.cn/tdxfiles/oss/goku_resource/202407/c092bd41141347b9bd220c3783665815.png
二十届三中全会在经济领域重点关注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高质量发展、教育、科技、人才、宏观调控、政府治理、城乡融合发展、开放等方面的改革。在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方面指出,实现资源配置效率最优化和效益最大化,既“放得活”又“管得住”;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在高质量发展方面指出,以新发展理念引领改革,立足新发展阶段,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健全促进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制度。

https://data.tdx.com.cn/tdxfiles/oss/goku_resource/202407/c5c108135f384c749441017d49ec784a.png
二十届三中全会对下一步工作进行了部署。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坚定不移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要按照党中央关于经济工作的决策部署,落实好宏观政策,积极扩大国内需求,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培育外贸新动能,扎实推进绿色低碳发展,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三、形势分析
短期呵护经济增长的态度较为坚决。短期来看,关于当前经济形势,会议强调“坚定不移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2024年上半年GDP不变价累计同比5.0%,二季度环比有所走弱。从公报表述来看,全年5%左右的增长目标需要实现,下半年一方面增发国债以及特别国债涉及的实物工作量形成有望提速,另一方面稳增长政策仍有可能加码。我们认为,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可能会进一步发力,降准降息都有可能。政策发力的方向。(1)积极扩大国内需求,总量政策可能会加力。上半年外需相对强于内需,出口本身以及相关生产链表现较强,消费恢复斜率不高,制造业投资受政策驱动较强,地产拖累较多。扩大内需放在第一位,影响全年能否完成既定的经济增长目标,也是政策发力的重点方向。(2)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实现新旧动能转换的重要动力,对于科技相关的新兴产业发展,以及传统产业的技术升级改造仍将稳步推进。加快培育外贸新动能。以新能源汽车、船舶为代表的装备制造体现了中国制造在全球市场中的产业链优势,新兴产业、新出口目的地等可能是未来发展的重点。(4)扎实推进绿色低碳发展。一方面节能减碳涉及高耗能产业的供给侧改革,提高生产效率;另一方面,提高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的约束下,光伏、风电等新能源电力、电动汽车等可能会加快发展。在防控风险方面,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要统筹好发展和安全,落实好防范化解房地产、地方政府债务、中小金融机构等重点领域风险的各项举措,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完善自然灾害特别是洪涝灾害监测、防控措施,织密社会安全风险防控网,切实维护社会稳定。要加强舆论引导,有效防范化解意识形态风险。要有效应对外部风险挑战,引领全球治理,主动塑造有利外部环境。

四、投资机会
全会提出,必须更好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畅通国民经济循环,未来在制度层面或将对市场垄断、不正当竞争等行为进一步规范,推动新业态、新领域的市场准入放宽。同时,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畅通市场循环,也需要继续推进土地、人口、资本等要素市场改革,推动生产力要素跨区域合理流动。 1、民生改善,关注教育、医疗等改革发展。全会提出,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任务。民生方面涉及诸多公共服务体系,包括医疗、社保、就业等等,同时公报用“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来概括民生建设中的三大方向。教育、科技、人才为一体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连接起了教育与新质生产力之间的关系。后续可关注教育、医疗涉及民生行业的改革。2、生态文明建设,继续关注绿色产业发展。全会提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生态文明要完善基础体制,生态环境要健全治理体系,绿色低碳要健全发展机制。强调人与自然共生、生态文明的建设,或对环保、节能、园林等产生深远影响,继续关注新能源产业发展。3、国防安全,关注国防军工产业投资机会。全会提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入实施改革强军战略”,“基本实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提供有力保障”,近三年国防预算支出增速维持在7%以上,国防和军队现代化的发展要求,关注相关行业的表现。4、提高城乡融合水平,关注提升城市化率带来的机会。全会提出,全面提高城乡规划、建设、治理融合水平,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双向流动,缩小城乡差别,促进城乡共同繁荣发展。健全推进新型城镇化体制机制,深化土地制度改革。我们认为,提高城乡融合水平,重点可能在于构建城乡平等交换机制。例如,在市场制度方面,健全城乡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破除隐形壁垒和歧视性举措,确保城乡产品和服务享有平等竞争地位。在社会保障方面,优化教育、医疗、养老等公共服务资源配置,缩小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差距。5、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关注企业“出海”机会、国内区域发展机会。全会提出,坚持以开放促改革,在扩大国际合作中提升开放能力。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深化外商投资和对外投资管理体制改革,优化区域开放布局,完善推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机制。我们认为,提高对外开放力度,引进外来资金、人才、技术,加强国际合作,有助于提升国内市场的活力和全球竞争力,未来可能会放宽外资准入、缩减负面清单、加快自贸区建设。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803全会公报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