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宽松政策屡爽约 三大隐忧成利好拦路虎
CPI持续下行“宽松”仍难现 继6月CPI创下29个月以来的最低点之后,7月CPI增速再次创下新低,进入“1”时代。物价的持续回落表明国内消费市场仍显疲态,加上实体经济增速仍在继续下滑,市场一致认为CPI的持续下行或为政策放松提供更大的空间。但在稳增长的总体基调之下,宽松货币政策的出台尚处于谨慎步伐之中。CPI下行推高宽松预期
8月9日,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2年7月我国居民消费者物价指数同比上涨1.8%,这创下了2010年2月以来的最低增速,涨幅两年半来首次跌破2%。与此同时,PPI数据同比下降2.9%,创下2009年11月以来的新低,连续第5个月为负。
“CPI两年多首次破2,意味着宏观经济下行、不景气,经济发展相对在下滑。尤其是CPI数字非常直观,比去年下降了很多。”信达证券分析师刘明军认为从7月CPI和PPI数据上来看,按照此前经济学家的预计,目前已是经济发展的底部。
政府将会如何应对?刘明军认为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是继续放松货币政策,因为之前央行已经降息了,所以现在很有可能继续降准;二是在财政政策上,会对企业继续降税,并加大财政的投入,如现在很多地方政府都在制定相应的保增长政策。预计宏观调控仍将延续微调预调的基调,但货币政策也将仅限于采取适应性的调整,即在观察到CPI下行后才进一步放松货币政策。三季度CPI同比如果继续较大幅度下行,央行仍有可能采取降准或降息的措施。”
宏源证券分析师武洪波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为了遏制经济增长放缓,央行今年初以来已经两次降息,最近一次降息在7月6日;央行同时还两度降准,最近一次在5月18日,将准备金率降至20%,但仍处在较高水平,7月CPI的表现无疑为接下来的降息和降准提供了空间。
宽松政策一拖再拖
事实上,在7月经济运行数据公布前后的一段时间内,市场关于降准预期的传言就尚未停息过。《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发现,近期每逢周五,降准预期的热情就会高涨,然而却都是“千呼万唤不出来”。
由于7月份央行多次进行大额逆回购操作,抵消了市场降准预期,但逆回购并未缓解市场资金偏紧的格局,因此市场降准预期再度升温。8月3日,上证指数午后快速上扬,当日上涨21.61点,涨幅达到1.02%。然而利好消息未能“如约而至”。
此后一周,随着7月经济数据公布日期的临近,股指走出一波 “四连阳”势头,涨幅达到1.94%。9日数据公布后,由于利好前期已被消化,8月10日沪指开盘震荡下行,但全日跌幅不深。受降准传言影响,资金尚未大幅流出,仍处观望之中。但随着传言“不攻自破”,周一大盘大跌32.73点,反弹行情夭折。8月14日,央行公布7月末外汇占款余额达到25.6万亿元,市场分析指出,下调存准率仍有必要。在此预期引导下,8月17日上证指数尾盘突然拉升,全日上涨0.13%,显现资金进场博周末政策利好之势。然而央行同时开展两期逆回购使得降准预期再次落空。
降准预期一再落空,体现出了央行的“纠结”心态。银行业内人士认为,对于是否降准,除了考虑债市之外,还要考虑物价、消费等方面因素。自5月18日央行降准以来已经产生了一定的积极效果,经济出现筑底迹象。欧美国家货币超发也埋下了大宗商品价格反弹的隐患,增加输入型通胀压力。而国内外自然灾害对农作物产生影响,农产品价格上升也会带动CPI的回升。因此,央行对降准可能比较谨慎。
/隐忧一/
降准效果不佳逆回购效果更好?
虽然市场预期强烈,但是央行继续降准的步子却迟迟没有迈出,这个此前一度成为央行调控利器的货币工具似乎被束之高阁,而逆回购正成为央行释放流动性的新宠。此举是否表明既有利于经济平稳增长、又有利于物价稳定和风险防范的货币体系,才是央行未来的政策取向?
8月21日,央行共开展了2200亿元逆回购,其中7天期逆回购1500亿,14天期逆回购700亿,创下了单日逆回购规模历史新高。8月23日,央行又开展了800亿元7天期逆回购及650亿元14天期逆回购操作,合计投放资金1450亿元。仅一周时间,央行通过逆回购向银行体系投放流动性3650亿元,实际净投放2780亿元,仅次于春节前最后一周(1月16日~1月22日)的3530亿元,为年内第二高的单周净投放规模。其资金释放量已接近下调一次存款准备金率的水平。
巨灵统计显示,自2012年6月26日,央行时隔两个月之后再次开展950亿元逆回购操作开始,至本周的九周时间内,央行逆回购总计投放资金12810亿元。
德邦证券分析师张海东指出,央行持续逆回购,甚至将逆回购力度加码至降准一次的水平,是有意树立回购工具在短期流动性调节方面的主流地位,而从实际结果来看,央行基本维持了资金面的平稳和市场利率水平的稳定。按照这一趋势,回购工具将得到持续运用,短期内下调存款准备金率的愿望已基本破灭。
在降准和逆回购之间,央行选择了频繁实施逆回购。对此,分析师认为,除了抑制房价反弹和通胀压力等因素之外,逆回购对于防止市场利率过快下降,减缓资金加速外流和外汇占款减少速度也能起到积极的作用。
银行业内人士则对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很明显流动性的不足会对生产和消费起到抑制性作用。而相对于资金状况,市场更缺乏的是投资机会和信心,通过降准无法起到明显的作用。一方面基础货币投放力度加大,另一方面新增信贷总额大幅回落,实体经济对资金的需求呈现出萎缩之势,企业投资的热情明显不足。此时降准,释放出的资金很可能流向资本市场。因此,作为具有“双刃剑”作用的降准不会轻易使用。而扩大逆回购的频率和规模,从释放流动性的方面来看,可以起到和降准相同的作用。
“同时,逆回购可以精确地调节市场资金面,当资金面偏紧时,央行可以通过增加逆回购主动净投放资金。当资金面宽松时,又可以通过逆回购到期后不展期实现资金的净回笼。而降低准备金率一次性释放长期资金后,很难在短期内再度通过上调准备金率来回收。”上述银行人士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
央行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也明确指出,要把稳增长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适时适度进行预调微调,进一步提高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同时继续发挥宏观审慎政策的逆周期调节作用,引导金融机构更有针对性、前瞻性地支持实体经济发展。这说明当前的主要问题是宽松政策无法有效传导到实体经济,而不是宽松的程度不够。
感谢楼主精彩分享
谢谢分享学习学习 学习学习,谢谢
本文来自: 股海明灯论坛详细文章参考:http://www.178448.com/thread-430910-1-1.html :loveliness::loveliness::loveliness::loveliness: 谢谢楼主分享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