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鱼儿, 发表于 2012-11-21 17:05

与国际市场估值接轨影响A股 抄底需系“安全带”

 宏观经济显露回暖企稳迹象,政策暖风频吹,为何A股依旧低迷?这是许多投资者心中困惑的问题。对于股市迟迟不“见底”的原因,市场人士多解读为年底资金面紧张和解禁压力较大。除了这两大短期原因外,还有一个更重要的长期原因,就是目前A股仍在逐渐与国际市场估值接轨。未来一些中小盘股恐怕还要经历一个估值回归过程,眼下投资者在抄底的路上仍需系好“安全带”。
  随着A股国际化和市场改革的推进,A股市场相对于成熟市场的估值溢价将逐渐收窄。不能因为现在沪深300的估值比大盘在1664点时的估值低,就简单得出股市估值“见底”的结论;或者说,根本就没有绝对的估值底,判断A股的估值底到底在何方必须因时而变,考虑到A股估值国际化的长期趋势。
  同一行业的小盘股贵过大盘股,题材股贵过蓝筹股,高送配股贵过高分红股,垃圾股贵过绩优股……凡此种种,在许多国内投资者看来都是正常不过的溢价,但仔细分析其并不合理。这些现象之所以存在,主要是因为以往A股市场制度尚不够完善和投资者不够理性使然。
  比如,很多投资者认为小盘股更好炒作,弹性更大,所以应该估值较高。但在以机构投资者为主的海外成熟市场,投资者多认为大型公司的公司治理、信息披露和流动性优于同行业的中小公司,反而会给予大盘股更高溢价。又如,A股市场中相当一部分公司,既无高分红、又无高增长,凭高送配就能获得比同行业一些坚持分红公司更高的估值溢价。这是因为很多国内投资者更看重资本利得,他们坚信送股和配股能够引发短期股价上涨。赚一票就走的思维观念根深蒂固,至于公司质地怎么样,投资者很少关注。而在国外,投资者更加注重业绩回报与现金分红,当一个公司的分红远高于债券收益时,会引来许多价值投资者关注,股价自然就“见底”了。
  值得关注的是,今年以来,A股市场改革和对外开放的脚步加快,不合理溢价现象的根基正被动摇。首先,随着退市制度的完善,上市公司的“壳价值”大大贬值,垃圾股估值面临大幅下调风险;其次,随着QFII加速扩容,注重长期价值投资的机构投资者比例将逐渐升高。当然,国内的投资者也正变得更加理性成熟,对公司业绩越来越关注。
  这些变化会促使A股估值水平向国际市场回归。换言之,当整个市场逐步迈向成熟与开放,判断A股的估值底时不仅需要纵向对比,也需要横向对比。如果将A股现在的估值与港股或美股等成熟市场的估值相对比,很容易发现:虽然A股大盘蓝筹股的估值与国际市场同类公司的估值接近甚至更低,但众多中小盘股票的估值远远高于国际水准;虽然A股银行、地产、煤炭等周期性行业的估值已经与国际市场趋同,但许多新兴行业公司的估值仍远高于国际水准。因此,A股市场估值回归的过程还将继续,投资者在抄底的路上仍需要系好“安全带”。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与国际市场估值接轨影响A股 抄底需系“安全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