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56个民族之外的族群(克木人)
寻找56个民族之外的族群(克木人)克木人的先民均出自“百濮”族系,
语言属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族佤德昂语支,自称克木、克米。
克木人内部又分为“克木泐”(西双版纳土著)、克木老(老挝迁入)、克木交(越南迁入)三个群体,集中分布在云南西双版纳的景洪市和勐腊县,共有18个寨子2897人。
克木人中生活在西双版纳的景洪、勐腊两地,有19个村子,3291人(2009年数据)。
在过去,克木人曾经长期在云南南部、西南部等地穿梭迁徙,这也是克木人长期处于分散状态而未能形成统一民族的原因。如今,克木人除在中国外,还广泛分布于老挝、越南、泰国等地——老挝称为“老听”或 “卡族”,泰国称“卡”,越南称“摩依人”,总数不下40万,以老挝最多。
他们至今没有强烈的领土意识,不受国界约束而相互探亲、通婚,并以个人、村寨、族群为单位的自由迁徙也司空见惯。克木人至今仍遵循图腾外婚制,凡同一图腾氏族的人不得通婚。
景洪市克木人分布:
在景洪镇曼迈村委会的曼罗金、曼香班、曼回龙,嘎洒镇曼达村委会的曼播南嘎1队、2队、3队,6个寨子共有人口689人。
景洪市克木人住房为干栏式,服饰和住房与傣族一样,信仰佛教,使用傣文,有佛寺,男孩到一定年龄也出家当和尚,大人小孩都能讲一口流利的傣语。
勐腊县有12个克木人寨子,即勐腊镇南亮村委会的曼岗村,勐捧镇曼种村委会的曼种、回结、回伞,勐满镇勐满村委会的曼暖远、曼赛村委会的曼蚌索,尚勇镇尚岗村委会的南西、王四龙,曼庄村委会的东阳、南欠,勐伴镇会落村委会的克米寨,勐腊县热作实业公司的曼迈,共有人口2208人。
勐腊县克木人分为克木、克米。克木为西双版纳土著,历史悠久,曾在勐腊尚勇广补法(天峰山)一带建立过自己的王国,开采井盐畅销东南亚一带。后被傣族征服,部分受傣族统治,部分迁入老挝。克米仅有南欠、克米两个寨子,大约在1939年从老挝迁入。
克木人住房为干栏式建筑,
妇女着傣装,男子着汉装。
勐腊县的克木人信仰图腾崇拜和原始宗教,不信仰佛教。
主要节日有丰收节、新米节和祭花节。
克米人的节日有新米节、红花节和“跌木龙节”。
克木人很早就生活在西双版纳以至老挝北部边境地区,有着悠久的历史,是西双版纳边境最早的土着居民之一。据在勐腊县的调查,该县从今尚勇的辖区的到勐满一带,曾经是克木人早期的集中聚居区域,方园近百华里,建立过一百多个村寨,有类似部落联盟的大酋长,有兵员“决、闷贺先干”(即一万个矛兵、十万个弩箭手),当时,克木人在这一带辛勤开荒种地,在磨歇凿井熬盐。鼎盛时期,克木人生活富庶、安居乐业。同时,由于麻歇盐的品质优良,远销四方,当时的勐交(今越南)、勐老(今老挝)、景东(今缅甸景栋)、景先、景海(泰国今景迈府一带)的商人,纷纷前来贩运,一队队驮盐的马帮云集麻歇。麻歇曾一度成为远近有名的交易大集市。
另据传说,南来的交人( 勐交)过去曾经派攻打过勐腊克木人的中心区——“拱补法”( 即天峰山)。在抗击交人入中,克木人居高临下,用擂石和弩箭阻击交人。交人屡攻不下,企图用火攻,他们用壮羊三千只,羊角上绑上蜡烛,入夜时点燃羊角上的蜡烛以后,再驱赶羊群狂奔开路,向天峰山发起勐攻。见此情况,机智勇敢于的克木人沉着应战,他们及时将擂石分成两层,用第一层阻击羊群。当带火的羊群被第一层擂石砸死、交人蜂拥而上时,克木人的第二层擂石顿时倾泻而下,加之弩箭发齐,交人死伤惨重,幸存者落荒而逃。克木人取得了胜利,保卫了家园。
后来,克木人被傣族土司征服而沦落为奴隶。他们每年要定期轮流下山为傣族土司服各种劳役,如搭晒台养象、割马草、舂米、扫马厩等等,一直延续到解放前夕。
传说
从葫芦中爬出来的克木人
在西双版纳勐腊县尚勇地区的一些村寨中,偶尔能听到有关克木人古王城的传奇故事。传说中,王城的兴盛是因为盐;在尚勇磨歇的地下有富含盐分的泉水,打一口井下去就能涌出盐水,放到盐田中让太阳一晒,就能收获白花花的盐巴。在当时,盐就是财富。传说中王城的沦陷经历了一场惨烈战斗。克木人把王城建在山上,周围筑有宽深的壕沟,凭借两座吊桥出入城内。由于克木人防守严密、英勇善战,傣族人久攻不下,便心生一计,乔装成克木人,抬着几头杀死的毛驴在黄昏时来到城前,守城卫兵在暮色中隐约见一队族人抬着猎物归来,便放下吊桥。桥才在壕沟上落定,傣族人便丢掉毛驴,抡起长刀,吹响牛角号蜂拥杀进城里,经过惨烈的战斗后,克木人被迫四散他乡。
南欠小组是一个克米人居住的寨子,全寨有52户人家。36岁的岩双是这个寨子的小组长(村长),他把我们请到了他家的竹楼上。
岩双说:传说中,克木人(克米人)和其他民族都是从一个烧坏的葫芦中爬出来的——最先爬出来的人是哈尼族,他被葫芦口边沿烧焦的炭灰抹了全身,黑黑的不好意思见人,就躲在山上开荒种地过日子;克木人是第二个从葫芦中爬出来的人,身上也抹了一些炭灰,也不好意思下山,就在半山腰开荒种地过日子;傣族是第三个从葫芦里爬出来的人,炭灰都被前面的人抹干净了,身上白白的,就下山来到风景优美的坝子(盆地)里开荒种地过日子;说到第四个爬出来的人时,岩双一脸灿烂的笑容,说我们这样的城里人就是那第四个人,没有山、没有水、没有坝子、没田没地,只能当公家人上班领工资。看看岩双的样子,我估计第四个爬出来的人是他加的。
岩双接着讲老辈人说的故事:我们克米人和克木人过去是一家人,有一天大哥出去打猎,打到一头大象,平分成两份,分给弟弟的是细皮嫩肉的好肉;后来弟弟出去打猎,打到一只刺猬,也平分成两份,可哥哥拿到肉后觉得弟弟太黑心,分给他的都是些毛粗肉少的部分。兄弟俩大吵了一场,弟弟觉得委屈,就跑到山崖下躲藏起来,哥哥找不到弟弟,就赌气地对着大山说你要跑就跑远点,不要回来,不要说我说的话。弟弟听后很伤心,就跑得远远的不让哥哥找到,不说哥哥说的话。所以,现在克米人说的话只有百分之三十和克木人相通,有百分之十和傣族相同,百分之六十是克米人自己的语言。
原始婚俗
居住在云南省景洪、金平县和我国老挝接壤的勐腊县边境一带。由于历史的原因,克木人与外界的交往较晚,至今仍保留着氏族社会的痕迹。其中,原始的婚姻习俗十分惹人注目。
克木人的婚姻是自由的。男女双方在节日活动和生产劳动中认识和了解后,女方可将意中人领回家。如果父母热情款待,就意味着婚事可成;如果父母质问男方:“你来家里干什么?”男方自知婚事告吹,便悄然离去。
克木人的婚姻是一夫一妻制,男到女家的情况很普遍,婚礼大多女方家举行。举行婚礼前,男方要杀猪设宴。但是,杀好的猪必须由身强力壮的小伙子看守好,若被女家抢去,就要出钱去赎,赎不来,婚事就办不成了。因此,寨里常常发生“抢肉战”,女家“抢”过去,男方又“抢”回来,追得鸡飞狗跳,叫声笑声不绝。
入宴前,新郎新娘隔门对唱,唱好了婚礼继续进行,唱不好婚礼到此止步。因此,这是决定婚礼能否继续举行的关键。待客人入席坐定后,新娘便将屋门关起,新郎手端肉锅,站在门外与新娘对歌,一问一答,十分精练。如新娘听新郎唱得合拍,答的有理,才开门放新郎进屋,宾客才开宴;如新娘不满意,新郎只好吃闭门羹,隔门听音,不能进屋见新娘。
宴席上,大家用吸管吃水酒。水酒是用糯米酿成的,做好后放在一个大坛里封口保存,遇到喜庆或节日,就往坛里灌清水抬到桌上。吃酒时,每人持一根用金竹做成的吸管,大家围着酒坛吸。吸到一定程度又掺水,再吸,再掺水,直到酒味全尽方离席回家。谁中途退席,主人会不高兴。
克木人严禁近亲结婚,若有违反,男女均被视为“猪狗”,要举行特殊的仪式,以示惩戒。仪式的内容有两项:一项是在寨外的林子里杀羊祭神,乞求消灾免难。届时,全寨的已婚者去吃,吃不完的就地倒掉,不准带回寨子;一项是通婚男女四肢着地,学猪爬,到猪槽里吃糠。吃糠时,由老人口念咒语,用斧头劈两人卧地空档,将槽内的糠分成两半,以示通婚者已经分离。这种仪式带有迷信色彩,说明克木人认识自然的能力还落后。
但是,他们严格禁止近亲婚配,无疑是人类优生学的一大进步,对本民族的繁衍起到了特殊的作用
宗教信仰
迷信神鬼,祭供祖先,崇拜图腾。每个村寨都祭“官鬼”,一般是在大树下摆一块画有人像的石头,每年一、二月开发坡地之前,搭一棚子举行祭祀仪式。每个家庭供有祖先灵位,一般在夜间祭祖。祭祖时,人们要模仿本族图腾(如虎或鸟)的动作。
克木人以崇拜的图腾为姓氏,这种姓氏有的用动物作姓氏如虎氏、野猫氏、松鼠氏、水獭氏、大灵猫氏、破脸狗氏、树蜥氏、犀鸟氏、白头翁氏、水鸟氏、长尾鸟氏、小瓦雀氏、团鸡氏、野鸡氏、孔雀氏等6种;有的用植物作姓氏,有树蕨氏和细白花氏两种。每种姓氏都有它的来历和传说,如姓虎的人传说他们的祖先被虎所害,后人一方面畏惧老虎,一方面又崇拜老虎,因此,把老虎作为这个氏族的标志。克木人的传递方式也较奇特。一对夫妇所生的子女,子随父姓,女随母姓。各氏族的成员,对于代表自己祖先的动植物图腾都十分敬畏。如虎氏姓的成员,特别爱护老虎。水鸟氏的成员,不能去捕水鸟,更不能去吃。
每个氏族只敬畏自己姓氏所代表图腾的动植物,其他氏族则不受约束。待续
摘自《民俗研究》及 克木人《百度百科》
{:soso_e179:}
没有什么可怕的!这个世界从来没有人可以活着回去!!! 谢谢楼主分享!!!!
你让我了解了很多知识,谢谢! {:soso_e179:} 谢谢楼主分享!!!!
本文来自: 股海明灯论坛详细文章参考:http://www.178448.com/thread-497222-1-1.html :):) {:soso_e179:} 谢谢分享 我从不以强凌弱~~~我欺负他之前真不知道他比我弱 人生只有三天,活在昨天的人迷惑;活在明天的人等待;活在今天的人最踏实。 路见不平一声吼,吼完继续往前走 谢谢分享! 拿米走人,只因为俺无米下锅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