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真义
人生的真义 人生的真义陈独秀
人生在世,究竟为的甚么?究竟应该怎样?这两句话实在难得回答的很,我们若是不能回答这两句话,糊糊涂涂过了一生,岂不是太无意识吗?自古以来,说明这个道理的人也算不少,大概约有数种:第一是宗教家,像那佛教家说:世界本来是个幻象,人生本来无生;“真如”本性为“无明”所迷,才现出一切生灭幻象;一旦“无明”灭,一切生灭幻象都没有了,还有甚么世界,还有甚么人生呢?又像那耶稣教说:人类本是上帝用土造成的,死后仍旧变为泥土;那生在世上信从上帝的,灵魂升天;不信上帝的,便魂归地狱,永无超生的希望。第二是哲学家,像那孔、孟一流人物,专以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做一大道德家、大政治家,为人生最大的目的。又像那老、庄的意见,以为万事万物都应当顺应自然;人生知足,便可常乐,万万不可强求。又像那墨翟主张牺牲自己,利益他人为人生义务。又像那杨朱主张尊重自己的意志,不必对他人讲甚么道德。又像那德国人尼采也是主张尊重个人的意志,发挥个人的天才,成功一个大艺术家、大事业家、叫做寻常人以上的“超人”,才算是人生目的;甚么仁义道德,都是骗人的说话。第三是科学家。科学家说人类也是自然界一种物质,没有甚么灵魂;生存的时候,一切苦乐善恶,都为物质界自然法则所支配;死后物质分散,另变一种作用,没有联续的记忆和知觉。
这些人所说的道理,各个不同。人生在世,究竟为的甚么,应该怎样呢?我想佛教家所说的话,未免太迂阔。个人的生灭,虽然是幻象,世界人生之全体,能说不是真实存在吗?人生“真如”性中,何以忽然有“无明”呢?既然有了“无明”,众生的“无明”,何以忽然都能灭尽呢?“无明”既然不灭,一切生灭现象,何以能免呢?一切生灭现象既不能免,吾人人生在世,便要想想究竟为的甚么,应该怎样才是。耶教所说,更是凭空捏造,不能证实的了。上帝能造人类,上帝是何物所造呢?上帝有无,既不能证实;那耶教的人生观,便完全不足相信了。孔、孟所说的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只算是人生一种行为和事业,不能包括人生全体的真义。吾人若是专门牺牲自己,利益他人,乃是为他人而生,不是为自己而生,决非个人生存的根本理由,墨子的思想,也未免太偏了。杨朱和尼采的主张,虽然说破了人生的真相,但照此极端做去,这组织复杂的文明社会,又如何行得过去呢?人生一世,安命知足,事事听其自然,不去强求,自然是快活得很。但是这种快活的幸福,高等动物反不如下等动物,文明社会反不如野蛮社会;我们中国人受了老、庄的教训,所以退化到这等地步。科学家说人死没有灵魂,生时一切苦乐善恶,都为物质界自然法则所支配,这几句话倒难以驳他。但是我们个人虽是必死的,全民族是不容易死的,全人类更是不容易死的了。全民族全人类所创的文明事业,留在世界上,写在历史上,传到后代,这不是我们死后联续的记忆和知觉吗?
照这样看起来,我们现在时代的人所见人生真义,可以明白了。今略举如下:
(一)人生在世,个人是生灭无常的,社会是真实存在的。
(二)社会的文明幸福,是个人造成的,也是个人应该享受的。
(三)社会是个人集成的,除去个人,便没有社会;所以个人的意志和快乐,是应该尊重的。
(四)社会是个人的总寿命,社会解散,个人死后便没有联续的记忆和知觉;所以社会的组织和秩序,是应该尊重的。
(五)执行意志,满足欲望(自食色以至道德的名誉,都是欲望),是个人生存的根本理由,始终不变的(此处可以说“天不变,道亦不变”)。
(六)一切宗教、法律、道德、政治,不过是维持社会不得已的方法,非个人所以乐生的原意,可以随着时势变更的。
(七)人生幸福,是人生自身出力造成的,非是上帝所赐,也不是听其自然所能成就的。若是上帝所赐,何以厚于今人而薄于古人?若是听其自然所能成就,何以世界各民族的幸福不能够一样呢?
(八)个人之在社会,好像细胞之在人身,生灭无常,新陈代谢,本是理所当然,丝毫不足恐怖。
(九)要享幸福,莫怕痛苦。现在个人的痛苦,有时可以造成未来个人的幸福。譬如有主义的战争所流的血,往往洗去人类或民族的污点。极大的瘟疫,往往促成科学的发达。
总而言之,人生在世,究竟为的甚么?究竟应该怎样?我敢说道:“个人生存的时候,当努力造成幸福,享受幸福;并且留在社会上,后来的个人也能够享受。递相授受,以至无穷。”
赏析
为品格 为民族 为做人
高中华
《人生的真义》是陈独秀先生于1918年写就的一篇文章,发表在《新青年》第四卷第二号上。文章开篇即以千古命题“人生在世,究竟为的什么,究竟应该怎样?”发问。
自古以来,关于人生真义的探索与解释,似乎从未停止过,每个人都会在无意间或寂寞中想起。陈独秀也与我们有着同样的心路历程,所不同的是我们没有达到他当时那样的思想高度,他为我们树起了一面为人的旗帜。有人说,陈独秀是中国现代史上一位有着特立独行个性的人,在评价功过上,不同历史时段亦有不同争议。然而,作为一位文人、一位知识分子,其独特的人格魅力和精神感召力,一直在感染、感动、启迪着我们。
作为新文化运动的旗手,陈独秀大胆举起思想解放的大旗,发起创办《新青年》杂志,使其成为宣传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新青年》是中国现代史上影响最大的刊物之一,它教育、引导了整整一代人。无论时代变幻、形势变迁,陈独秀执著探索的精神从未改变。因病去世后,好友朱蕴山曾在诗中缅怀陈独秀是“僵死到头终不变,盖棺定论老书生”。
浓烈的爱国情怀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是陈独秀先生独特人格魅力的重要来源。正是这种情感和情怀,使得他不断探索人生真义,教育国人,并为之奋斗。关于人生的意义,宗教家、哲学家和科学家们都为说明这个道理提出了数种说法,其义各异。但其结果在陈独秀看来,要么过于迂阔,不能在现实中得到证实,要么过于偏激,不能包括人生全体的真义。作为个体,每一个人到最后都是必死的,因为生之本质在于死;但是作为群体,全民族是不容易死的,全人类更是不容易灭的。如若能将全民族全人类的文明事业留在世上,写进历史,传于后人,就可以使人离去后的记忆和直觉一直连续下去。因故,陈独秀说道:“个人生存的时候,当努力造成幸福,享受幸福,并且留在社会上,后来的个人也能够享受。递相授受,以至无穷。”
蔡元培先生曾经称颂陈独秀:“近代学者人格之美,莫如陈独秀!”他那书生的君子品行流诸革命行伍,使得壮志冲霄汉的豪情在他身上得到了完美的再现。陈独秀拨亮了新时代之灯,从那一刻起,他就朝着心中的这个目标不懈奋斗,前进的脚步至死都没有停止过。
从青年时代起,陈独秀即投身于谋求中华民族自由与解放的事业,一生五次被捕入狱,险遭杀害,但是不管如何艰难曲折,他都毫不屈服,义无反顾。
他一心为公,从不以权谋私,从参加革命那天起就抛弃了舒适的生活,奉献出自己的一切。作为党的领导人,他甚至常使自己过着难以为继的生活,同时要求共产党员保持清廉的作风,还签署发出了中国共产党内的第一个反腐败的文件,指出贪污腐化分子“不仅丧失革命者的道德,亦且为普遍社会道德所不容”。
他光明磊落,从不搞阴谋诡计。虽然他没有出席中共一大,但是被选为党的中央局书记。据参加中共一大的包惠僧回忆,这是因为他“有学问,光明正大,喜形于色,不说假话,当时我们都是他的学生,没有哪个能比得上他。”李维汉称赞他说,陈独秀是中国共产党早期犯错误的领导人中少数几个不搞阴谋的人,他的一生就完全证明了这一点儿。
他思想解放,从不迷信,到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时期,他更加旗帜鲜明地提倡思想解放,把矛头对准了禁锢中国人两千多年的封建文化和封建道德。
他洁身自好,从不妥协,即使晚年穷困潦倒,有时“破屋雨漏缸无米”,他依然坚持不与“官僚”和“畜生”为伍,拒不接受无缘无故的馈赠,坚持无功不受禄,表现出刚强的骨气和高尚的人格,坚决地揭露和批判旧制度、旧思想、旧文化和旧社会的种种弊病,不仅为教育文化事业做出了杰出的贡献,还为整个社会的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孟子》所言“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也”,陈独秀便是这样一个伟丈夫。
陈独秀品行天下,世人称颂。傅斯年先生说陈独秀“是中国革命史上光芒万丈的大彗星”;鲁迅先生曾经这样形容陈独秀:“假如将韬略比作一间仓库罢,独秀先生是外竖的一面大旗,大书道:‘内皆武器,来者小心’但那门却开着的,里面几支枪,几把刀,一目了然,用不着提防。”他就是一个光明磊落的人,他一直这样坚持着,为着那全民族所创文明事业能够留于世上,传于后人,递相授受,无穷无尽。
陈独秀用他的一生向我们提出了为人警示,他身上一直散发着一股为品格、为民族、为做人的浩然正气,其人格风范光照千秋。
(作者系中共中央党校党史部副教授)
看完这帖子以后,感觉你写的实在不错。谢谢楼主
多谢提供,多看帖,回好贴!!! {:soso_e179:} {:soso_e163:} 谢谢分享 :):):) 谢谢分享。 老师您好谢谢 老师您好 学习学习谢谢分享 不断进步 财源滚滚 {:soso_e179:} {:soso_e163:} {:soso_e189:} 学习学习,谢谢分享! 谢谢分享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