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价在量先“的理解
刚刚看到光彩老师发的《成交量的五种形态分析》,今天恰巧也在思考成交量的问题(其实一直在思考):按照王子的量柱理论:低量柱是双方有分歧,高量柱是双方认同。这与市场上普遍认为”缩量是大部分人意见一致,放量是意见分歧加大“的理论完全相反。就我个人理解上来说比较偏向市场公知,但是理智又告诉我王子老师的理论是正确的。我试着接受尝试理解王子老师的理论,可心底里一直都不能完全理解、接受、信任这个理论,直到今天下午才终于搞清楚! 市场的参与者可以分为三类人:持股者、持币者和正在参与买卖的交易者。无论上涨还是下跌,当缩量的时候,说明交易者人数稀少,持股者和持币者都在观望。问题来了:为什么大部分人都在观望?对于持股者来说,价格还没涨到他卖出的心理价位,所以他在等待,也就是持股待涨。对于持币者来说,价格还没跌到他要买入的心理价位,就是在等待股价下跌,或者持币者压根就不看好这只股票,连看都没看它。也就是说市场的大多数人一部分待涨,另一部分人在待跌或无视。这说明缩量是双方有很大的分歧,不是意见一致。所以王子老师的理论才是正确的。这一点也可以解释为什么”价在量先“对于市场公知还有另外一个理论:上涨无量不好,是虚张。我只想说http://imgstore03.cdn.sogou.com/app/a/100520032/12400ee0679b6e1e-f0b91d6f9753a2cf-44549828efda8c15c0399adcdbd84112.jpgShit。无论缩量上涨还是缩量下跌,都说明筹码稳定抛压轻同时也说明买盘小,后市是涨是跌关键是看持股者的身份是谁。如果大部分的持股者是散户,不管缩量上涨还是下跌都不要碰。如果大部分持股者是主力,出现缩量上涨或下跌,说明主力是在洗盘,一旦洗盘结束股价即将启动。
股价在低位时,筹码从散户手中向主力手中流入,就是持股者的身份由散户变成主力。在高位时,筹码又从主力手中流向散户,散户变成持股者。在这个过程中筹码就像沙漏里的沙子一样,在主力和散户之间轮换。只有持股者的身份是主力时,股价才有上涨的欲望和动力,根据价在量先的原理才能追涨杀跌。所以一切技术分析都必须先搞清楚持股者的身份为前提!
以上是我个人的愚见,也不知道说的对不对,欢迎各位股友交流指点,谢谢!
关于放量实在写不动了,没想到写贴实在是太耗时间和精力了。向那些经常发帖的前辈致敬http://imgstore01.cdn.sogou.com/app/a/100520032/f9c4460aec4a6715-07c1280c9b646e8b-1abd3deba62f104c1d5d37f8c510e4dd.jpg
补充内容 (2014-7-13 11:06):
对缩量的新理解和补充:对“价在量先”帖中关于缩量的认识补充 http://www.178448.com/thread-818089-1-1.html 向高手学习! :)学习,谢谢了
谢谢您的分享! 向高手学习! {:soso_e160:} 向那些经常发帖的前辈致敬 谢谢您的分享! 有道理,值得研究 谢谢学长的分享。。。。。。。。。。。。。。。。。。 谢谢学长的分享。。。。。。。。。。。。。。。。。。 谢谢学长的分享。。。。。。。。。。。。。。。。。。 谢谢您的分享! 學習、思考。 分析的很全面哦,辛苦发帖哦.向认真发帖的朋友致敬.这些才是真正的量学者的风格:认真.关于量价关系,谁在先后,我开始也是很纠结,总要弄个清楚谁先先后,其实到现在才发现其实只是一种思考的角度和视角而已。其他春夏秋冬你能说那个季节在那几个季节前后吗 ?唯有却规定参考基准才能去做一个相对的判断 。关于市场许多人所理解的认同的“量在价先”,其实也没有错,核心不是看你是持币还是持股,核心是看你是要买还是要卖 ,你是主动还是被动。主动和被动才是楼主要分辨的谁先谁后。主动一定是价格的控制方。那么我们学习量学所要做的就是发现谁是主动方,而且是要做溢价的阶段的主动方,这时我们潜伏上轿变成主动方成员,我们的目标就达成了 。所以王子老师量学三先规律的核心是“庄在散先”这是王子量学的出发点和归宿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