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歌 发表于 2015-4-8 22:00

须陀洹


须陀洹(梵语:Srotāpanna,巴利语:Sotapanna),又译为预流、入流,佛教术语,是佛教中最初的修行位阶,为沙门四果中的初果。由于修行者的性格不同,分成随信行与随法行两种。随信行是依四不坏净修行,而随法行是能正确了解四谛,依现观而得法眼净。虽区分两种方法,但这是入门之差别,而非证悟的内容不同,因此圣典记载:“信根成就,即是慧根。”由于参与了圣者的行列,所以称为“预流”。




证须陀洹果者,永不堕三恶道,然而尚须於人、天中往返投生,渐渐修行至二果斯陀含、三果阿那含,七次往返後证四果阿罗汉,方断尽见思烦恼而永脱轮回。
《金刚经》云:「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则非菩萨。」;因此即使须陀洹亦离此四相。
小乘佛教共有四个果位,分别是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和阿罗汉。须陀洹是小乘佛教修行证得的第一个果位。小乘佛教认为,一个凡夫要修成阿罗汉果,前后要经历四个位次,也就是四个果位。换句话说,就是断一分烦恼,证一分真理。
第一果为须陀洹,意为预流果,意思是凡夫通过修行断尽“见惑”,开始见到佛道,进入圣道之法流。证得须陀洹果以后,永远不会堕入三恶道(畜牲道、饿鬼道、地狱道)。只会在须陀洹和三善道(天道、阿修罗道和人道)之间轮回。
第二果为斯陀含,意为一来,谓凡夫在断见惑的基础上,进而断除欲界思惑。欲界思惑共有九品,斯陀含只断除了前六品,尚有三品没有断尽,因此还需要在人间天上再受生一次,故名一来。
第三果为阿那含,意为不还,意是在斯陀含的基础上进而断除欲界思惑后三品,不再还来欲界受生,故名不还。
第四果为阿罗汉,意为断尽欲界、色界、无色界一切见惑和思惑,究竟无余,得不生之圣果,受人天供养。
以上四个果位中,前三果称“阿罗汉向”,指尚在修行阶段,而趋向于阿罗汉果的圣者;也就是说前三果的圣人烦恼尚未断尽,尚需继续修行。唯有阿罗汉断除三界见思二惑,无需再修,无需再学,是四果中的究竟果位。
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和阿罗汉是小乘佛教的究竟果位,但是大乘佛教却不以为然,认为阿罗汉远未达到佛教的终极,视阿罗汉为“自了汉”。在大乘的修道位次上,最高果位是佛,其次是菩萨,然后才是罗汉。
得到须陀洹果,有三个条件:
断三结,即身见、疑、戒禁取三种烦恼。 断疑:即断除了对佛、法、僧、戒律等的一切疑虑,对佛、法、僧等有了坚固不变的信心,不再怀疑,也就是“净信”即四不坏信。断戒取见:入流圣者见证了苦集灭道与涅盘的过程,能分辨有益与无益的行为,不再迷信于无益的宗教仪式、禁忌、戒条等。断我见:在见解上,不再认为五阴为永恒不变的“我”、“真我”、“实我”。不堕法(avinipata-dhamma),确立戒行,不犯恶事,不会再造恶果报,堕于地狱、饿鬼、畜生等三恶道。正定聚( sammatta-niyata),又叫正性决定、决定正向于正觉,成为须陀洹之后,再也不会转为凡夫,必定到达最高的觉悟。 证须陀洹果者,永不堕三恶道,然而尚须于人、天中往返投生,而至二果斯陀含薄贪嗔、三果阿那含梵行立,四果阿罗汉不受后有,无生死之条件而永脱轮回。

幸运兆民 发表于 2015-4-8 22:03

#在这里快速回复#,四果阿罗汉不受后有

季红 发表于 2015-4-8 22:26

{:soso_e163:}

mik 发表于 2015-4-9 14:19

南无阿弥陀佛

王者之道 发表于 2019-3-2 04:37

感谢分享!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须陀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