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白雪 发表于 2015-5-29 11:51

有些城市的高考特权必须破除

又临高考季,对于落后地区的普通家庭考生,不能拼亲爹也不能拼干爹,人生前途的规划与晋升很大程度上依赖于高考,能不能考上一个好学校将是改变人生的重要机遇,但在看似公平的高考后面,还隐藏着因地区差异而存在的“高考特权”,这一存在多年的事实,并不公平,但一直没有改变。
高考特权由来已久早成痼疾1、好大学本地招生十倍于外地考大学难,考好大学更难似乎已经成为了社会上的共识,但对于挤满名牌大学的上海、北京等城市的人来说,这并不适用。这些城市的考生,被本地名牌大学录取的几率远大于外省学生。从招生计划上来看,上海、北京等地的名牌大学就更钟情于本地考生。以复旦大学为例,2011—2014年,复旦每年在上海计划招生都在300多名,而这几年复旦在西部云南省的招生都不超过50人。同样,北京大学2008年到2013年间,在北京的计划招生人数最高达286人,最低也有226人,而这些年间北大在云南省的计划招生都不超过30人。数据显示,2011年上海交通大学本地生源比例是32.56%,上海财经大学本地生源比例是32.11%,复旦大学这一比例是31.69%。按照当年的高考人数,每68名上海考生中就有一人可以考入复旦,而在山东,每12795名考生才有一人可以考入复旦。这种畸形的比例,已经是教育部制止之后的情况。为了避免好大学成为城市学院,2008年教育部要求各部属高校在本地的招生比例不得超过30%,2009年又提出“比去年再降2%”。这一要求的效果十分明显,2007年复旦在上海的招生人数是1340人,本市学生的录取比例高达52%,2008年就降到了700人,2009年再降到590人。从招生人数上来说,“上海人复旦大学”、“北京人大学”等戏谑的称号也是某种现实的反映。北京一所大学的辅导员在去年曾告诉媒体,“大概5年前,四人间的宿舍通常有1至2名外地学生;如今,出现了一个宿舍安排4名北京学生住在一起的情况。”2、外地人要求平权,本地人力保特权
异地高考近几年已经逐渐落实,但这一体现教育平权的政策曾遭受到很多长期享受高考特权城市家长的反对。2012年8月,国务院批转教育部等部门《关于做好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后在当地参加升学考试工作意见》,对解决异地高考问题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和具体的政策,要求各省市制订具体方案付诸实施。意见出台后,遭到了上海、北京考生家长的激烈抵制。当年上海热线一项8万多人参加的网络调查中,有超过86%的人反对异地高考,理由是上海教育资源有限。在北京,异地高考的反对者也多是学生家长,他们认为北京的大学多,北京百姓对大学发展的贡献远比其他地方多,异地高考会影响到北京本地人的高考升学,他们把争取异地高考的家长称为异闹,还结成“反异闹同盟”,双方甚至在教委门口发生了肢体冲突。大学成为地方学院 是和地方政府做交易1、省部共建让部属大学依赖于地方2004年,教育部从河南郑州大学开始了省部共建模式的推广。所谓省部共建,就是高校所属的中央部委与该高校所在地的省级政府签署“共建”协议,以吸纳高校所在地政府在财政、土地、政策等方面的支持,名牌大学几乎都已“共建”。在资金、新校区建设审批等方面得到了地方政府的好处,高校回报地方的,就是提高本地招生名额。例如江苏省与南京大学签订的共建协议中,就明确要求增加本地生源。从这方面看,“共建”成了高校与地方政府的一种交易,高校通过招生名额获得政府钱和政策上的支持,地方政府则以此解决学生上好大学的问题,能控制城市人口,本地人上完大学常常留在本地工作,还能缓解本地人的就业压力。2、大学合并潮助涨了高考特权一度兴起的大学合并潮流,让那些与地方院校合并的全国性大学不得不提高本地招生比例。部属院校的经费主要来自于中央财政,因此招生有义务面向全国考生,而省市所属的地方院校,经费来自于地方财政,生源就主要面向本地。这两种类型的大学合并后,招生计划中的本地比例必定会上升。浙江大学1998年与杭州大学、浙江医科大学、浙江农业大学合并,浙大以外的三所大学本是浙江省属大学,招生以本地生源为主,合并后的新浙江大学吸纳了它们的本地招生计划,因此合并后的1999年,浙江大学的本地生源比例从原来的30%左右激增到70%左右。
3、国家给钱少,大学只有靠地方本意上,全国性大学还是希望学生来自全国各地, “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只要本身优秀,不问户籍地。如果大学的生源严重的本地化,这个城市的学生则不能接触到多元的文化,成为一个自我封闭的群体,不符合现代全球化和多元化的潮流。从根本上说,倾国家之力举办的大学,不能为全国人民服务,也有违宗旨。2002时,只有16.67%的部署院校分布在欠发达的西部地区,大多数建在经济比较发达的东部和中部,教育资源配置本身就有倾斜,在这一基础上再进行不合理的本地人高比例招录,高考就成为了名副其实的户籍特权。然而政府的投入不足以支撑大学庞大的开支,又没有大额的社会捐赠,这就造成了大学从财力上倚重地方,有的部属大学甚至地方财政支持远大于中央财政,当地方政府成为全国性大学的“金主”,其意志自然影响到了大学的偏向,招生就是直接体现。高考特权既违宪又违法1、有违宪法的平等精神《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四十六条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第三十三条亦规定,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高等教育的机会平等,已经成为一项宪法权利。但是高校招生地方保护主义下的“高考特权”,公然违背了宪法精神。2、破坏了国家法治我们国家已经出台了《义务教育法》、《教育法》、《高等教育法》等,对于公民的平等受教育权给予保护。例如教育法第三十六条就规定,“受教育者在入学、升学、就业等方面依法享有平等权利。”高考中的地方保护主义,将国家兴建的全国性大学通过高考特权本地化,显然与这些法律条文相左。2001年,青岛市三名应届高中生姜妍、栾倩、张天珠状告教育部《关于2001年全国普通高等院校教育招生计划》侵犯了他们的平等受教育权,但最终因为种种原因,放弃了诉讼。高考特权有过补救但仍需努力1、限制本地生源比例但特权仍在当复旦等大学本地生源一度达到70%时,教育部意识到了这种不公。2008年,教育部要求,中央部委所属高校年度招生计划面向中西部地区的招生数量不得低于2007年,增量全部投放到中西部地区高等教育资源缺乏、升学压力大的省份;中央部委所属的“985”、“211”高校在属地招生比例原则上不高于30%。
这一要求直接导致了部分高校本地生源比例跳水,复旦大学2008年本地招生人数由2007年的1340人直接降为了700人。但对于上海、北京这些优质教育资源集中的中心城市,这一比例仍然过高,其在本地招生人数远远多于外地,依然被诟病为“特权”。2、物质鼓励报考外省,但奖励几可忽略作为拥有“高考特权”的代表城市之一上海,这些年也在施行一些措施改善这一问题。2011年同济大学共计划招生4400名,在上海仅计划招生366名,本地生源比例仅占到了8.3%,但这也只是少见的个例。上海也出台了措施鼓励上海市考生报考外省市高校,其中包括考生报考外省市高校最多可获20分加分投档,自愿填报外地高校并且被录取的考生可获一次性补贴1000元。但是1000元的奖励对考生和家庭的吸引力完全可以忽略不计。如何破冰高考特权1、政府要优化教育资源的配置目前的教育现状是,优质资源的配置都集中在了发达地区,如果国家不加大对西部欠发达地区的基础教育投入,加大对中西部地区教育的财政支持力度,缩小地区之间的差异水平,拥有优质资源的城市难免“拥校自重”,高校招生的本地保护主义仍难破除。2、区分高校的国立、地方属性诸如复旦、北大等全国性大学,集中了国家的各种资源,中央财政也是其办校的资金支持之一,目的是为整个国家培养人才,让所有公民享受高等教育,应该与地方院校有所区分。全国性大学应该无区别面向全国所有考生招生,地方院校因为其主要由地方主办,则可以更多的考虑地方生源。3、中央要加大对全国性大学的财力支持中央加大对部署院校的支持,避免依赖地方政府由于省部共建等原因,原本中央财政负责的部属高校也吸纳了地方政策、资金等方面的支持,这让地方政府的意志影响到了部属高校的招生计划,本地生源更多,而知名大学往往都是部属高校。如果中央财政大力支持,这些大学就可以逐步减少对地方政府资金等方面的依赖,在招生上也更有独立性,可以更有效的打破高考特权壁垒。

xyhxyc 发表于 2015-5-29 12:12

{:soso_e160:}

我随缘 发表于 2015-5-29 23:23

{:soso_e176:}

王者之道 发表于 2019-3-1 06:25

感谢分享!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有些城市的高考特权必须破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