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金前总裁朱云来:暂停IPO救市并非长久之计
中金前总裁朱云来:暂停IPO救市并非长久之计朱云来:暂停IPO救市并非长久之计
中金公司前总裁兼CEO朱云来周一在新加坡的一个论坛上表示,北京在股市最危险的时候暂停上市公司IPO并非长久之计。 “慧眼中国环球论坛”2015年年会20日至21日在新加坡香格里拉酒店举行。通过16个主题演讲以及专题分场,全球60多位中国课题专家围绕“中国深化改革:新常态中的命运共同体”这一主题展开讨论。 朱云来表示,政府应当用更加系统的方法应对资本市场的波动,其中包括股灾之后投资者信心的重建。http://z1.dfcfw.com/2015/7/22/20150722143349911128729.jpg朱云来在论坛上发言 “中国资本市场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朱云来说,“我认为暂停IPO不是一个好的措施。” 朱云来说,政府在危急时刻出手救市稳定投资者信心的举措是可以理解的,但是政府也要考虑干预的力度以及如何让市场发挥作用。 这是朱云来首次就中国A股市场近期的波动作出评价。在上月的陆家嘴论坛上,朱云来面对记者“如何看待股市暴跌”的提问,笑称“现在绝对不敢说”。 由于市场杠杆过高和投机炒作过度,中国股市上月出现大幅下调,在短短三周内从最高时的5100点跌至3400点,市值蒸发了20万亿元。针对股市波动,政府监管部门着重从市场需求和供给两端入手,果断采取了一系列应对措施,包括暂缓新股发行、鼓励股东增持、构建平准基金、汇金直接入市等。 新华网今天刊文称,可以看出,政府的救市措施主要在三方面发挥了作用:一是向市场提供充足的流动性支持;二是将创业板股票等市场波动的源头暂时“隔离”;三是剑指恶意做空、过度投机等违法违规行为。从直接成效上看,上述救市“组合拳”已经起到了稳定市场信心、推动股指上行的作用。 朱云来现在是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管理实践访问教授。提到宏观经济,他说,全球都面临经济增长放缓的问题,但是在中国尤为明显。这让人们担忧,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减速会对全球市场产生多大冲击。 “全球经济再次放缓并非不可想象”,朱云来警告称,世界各国央行的宽松政策可能会产生长期的连锁反应。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已经过去7年之久,但是我想我们依然不敢说世界已经走出萧条。”朱云来表示。 补充年报与IPO重启无关系 发行部多人已经休假
午间,有消息称“再融资已恢复正常了,华西股份刚拿到再融资发行批文,ipo也通知准备上初审会的企业尽快补半年报。所以才有大卖方首席私底下说下周有可能重启IPO。” 该消息在社交媒体引发热议。 连线相关人士了解到,这次IPO停的只是发行和发审会,反馈和接材料那里也没有停,过会的可以继续拿到批文,华西股份早都过会了。而且,IPO本来就是要补半年报,这个和重启与否无关。 某大型券商投行部人士也表示发审会和发行是已暂停,但“材料都在收和审”。 另有券商保代表示,他所辅导的某家准IPO企业还没有接到让补中报的要求,他所辅导的企业是6月份证监会核发了IPO批文的28家企业之一。据称在今年9月初前不太会重启IPO。 据悉,证监会发行部不少工作人员已经休假。 有券商保代表示目前没有接到重启IPO的通知,但“20亿以下再融资好像重启了”。 排队企业已达到607家 IPO堰塞湖再起考验A股
尽管IPO发行和发审会全面暂停,但新申报企业却在快速增加。据证监会官网披露数据 ,截至7月2日,在会拟上市公司数量达607家。如果加上28家已拿到发行批文却暂缓发行的公司,再去掉7月3日上会被毙的湖南鑫广安农牧,共计634家拟IPO企业等待进入A股市场。 IPO“堰塞湖”重现 按照证监会IPO信息公示相关规则,申请IPO发行企业情况应每周更新一次。但自7月4日IPO发行叫停后,上周的排队企业信息也随之暂停更新。 证监会7月3日公示的IPO排队信息,也是目前最新的官方数据。截至7月2日,证监会受理首发企业607家,其中已过会38家,未过会569家。未过会企业中,正常待审企业563家,中止审查企业6家。 《金证券》记者注意到,7月3日共有7家拟IPO企业上会,除了湖南鑫广安农牧被毙掉以外,其余6家全部过会。再加上7月8日过会的4家公司,目前过会但尚未拿到批文的公司数量达到48家。 梳理可知,这48家公司中不乏大体量的大盘股,江苏银行 、中国核工业建设、中国电影、南方出版传媒 、舟山港等7家公司的发行量都超过1亿股。如果IPO重启,除了暂缓发行的28家公司,上述48家已过会公司也将优先启动发行。 今年上半年,共有193家公司完成A股IPO,共募集资金近1400亿元。每月首发数量更是呈直线上升趋势。据悉,今年前6个月,每月的首发家数依次为23家、24家、24家、30家、44家、48家,对应募集资金依次为111.51亿元、134.93亿元、200.67亿元、140.65亿元、169.87亿元、614.27亿元,月均募集资金228.65亿元。 不过,股灾之后再度打开IPO闸门,也许将不复从前的热闹局面。“监管层已经明确表态,会充分考虑股市情况增加或缩减IPO供应量。可以预计,监管层对IPO批文的下发速度会适度收缩。”沪上一位资深投行人士向《金证券》记者表示,这也是目前他们最担心的问题之一。 7月迎来申报间歇期 上一次的IPO暂停期长达17个月,拟上市企业排队数量一度超过800家,壮观的“IPO堰塞湖”还历历在目。这一次,是否会重蹈历史? 上述投行人士对《金证券》记者坦言,“从以往经验来看,进入7月份以后会有一个申报间歇期,时间可能是3周-4周左右。原因是拟上市公司要更新上半年的财务数据。”这样一来,“IPO堰塞湖”暂时不会进一步升高。 “申报材料的财务数据有效期是6个月,如果现在以今年一季度的财务数据做IPO申报资料,到了9月底又要重新补充。其实并不划算。”这位投行人士进一步指出。 值得一提的是,更新财务数据对正在排队企业的影响变小。证监会此前表示,发行人申请文件中记载的财务资料过有效期的,在企业补充审计报告期间不再中止审查。在财务资料允许延长一个月的有效期内,均正常安排初审会、发审会及核准发行,不再中止初审会和发审会。 这也意味着,虽然目前IPO发行和发审会暂停,但正在排队的拟IPO企业不会再出现大面积中止审查的情况。 并购、新三板分流少 已经过会和已经拿到批文的拟上市公司,好歹排在前面有个等待黎明盼头。而留在庞大等待队伍中的拟IPO公司,选择却并不多。 分流,是去年上半年证监会对IPO堰塞湖放出的大招。为了解决排队企业积压严重的问题,证监会先是放开了上市地选择的限制,允许中小板排队企业转到主板上市,后又鼓励企业到新三板挂牌、赴境外上市。 但从IPO排队企业重新上升到600家以上可以看出,分流对缓解堰塞湖压力作用有限。 相比A股,新三板没有实质性审批,理论上3-6个月之内就能实现挂牌。在过去一年多时间里,新三板依靠这一制度实现快速扩容。截至7月5日,新三板挂牌企业数量已经达到2732家,逼近两市上市公司总数量。 “IPO暂缓,快到新三板碗里来。”苏南一位从事新三板业务的券商人士在微信朋友圈中如此描述。但他向《金证券》记者坦言,接触的新三板客户,大部分是冲着转板制度而来,把新三板当作一个踏板,最终目标还是A股。 并购市场的活跃,也为拟IPO企业提供了另一种可能。实际上从2012年IPO暂停后,并购市场逐渐活跃,成为企业和投资人寻求退出的另一种尝试。据市场机构清科集团的数据,2014年中国并购市场共完成交易1929起,比之2013年增长了56.6%。 “虽然并购数量大幅增加,但整体只占到机构退出总量的五分之一左右,还远远不够。长期来看,只有启动股票发行注册制,IPO堰塞湖问题才有可能得到有效解决。”上述投行人士直言。 谢谢分享。 :@:@:@:@:Q:Q:Q:Q 学习学习,谢谢分享 谢谢楼主 朱镕基之子 我要看看你的帖子,看看咋地不咋地!呵呵。 楼主辛苦了,感谢分享! 111111111111111 谢谢分享 谢谢分享。 学习一下,谢谢! 楼主辛苦了,感谢分享! 楼主辛苦了,感谢分享! 长期来看,只有启动股票发行注册制,IPO堰塞湖问题才有可能得到有效解决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