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本论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道家养生功 道家养生功是从收心求静入手,以到达到滋养精气、固本强身、祛除疾病、延年益寿的养生良法。道家认为,维护人的生命的基本元素是精气。 精气充足则身体强壮,精气不足则身体衰弱,精气枯竭则人归死亡。一般说来,人在青年时期精气旺盛,收支平衡,故无疲困之忧;而人到中年则精气渐亏,入不敷出。越往后“赤字”则越大,身体则日衰,如果不懂节制情欲,精亏体衰则更迅速。道家养生功就是教导人们如何通过自我修炼,养精蓄锐,把亏损了的精气补回来。 道家养生功以收心求静为基础,这叫做修性;以养精固本为归宿,这叫做养命。修性必须落实到养命之上,故此功称为性命双修养生功。这是本功区别于其他气功的根本之点,也是它有特殊养生功效的原因所在。所以道家养生功既能使人转弱为强,且能返老为少;不但可驱除疾病,恢复健康,而且能补脑养神,增长智慧。例如,“收心求静”一法,可使大脑中枢神经得到充分的休息,身体机能得到全面的调整,对治疗神经衰弱、失眠等疾病有独到的功效,久练可使人神清目明,智力得到恢复和开发;“开通奇经八脉”一法,可舒经活络,使百脉畅通,保持皮肤润滑光泽,对关节炎、脉管炎宰多种疾病有较好的防治作用;“田精关门”一法,可使人精足肾健,精力旺盛,对梦遗滑精、阳痿肾虚等病有独到的疗效。 养生功的滥觞 道家养生功的创始人是老子,传承至今己有二千多年的历史。至元代丘处机祖师创立道教龙门派,经十二代传到我父亲牛金宝。 养生之道历史悠久,据文字记载可以追溯到远古的龙马负图、伏羲观象画卦时代。据传,伏羲氏仰观天文,俯察地理,近取诸身,远取诸物而成先天八卦,后来经周文王将先天八卦演变为后天八卦。八八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可以说是尽性命之理,寓养生之道,远在六合之外,近于一身之中。在《周易》和《黄帝内经》两书中对八卦和生命运动及祛病养生的原理有更为详尽的叙述。我们的祖先运用这些理论,经过不断的实践和总结,逐渐形成了一套祛病强身延寿的、行之有效的养生功法。但这套功法在奴隶制社会一直被统治者所占有,成为秘而不传并为少数人所掌握的东西,根本谈不上普及。 至春秋战国时期形成了儒家和道家两大派,以孔子为首的儒教继承和发扬尧舜禹汤文武之道、周公之礼,以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入世之法。其门徒曾子所著的《大学》,子思所著的《中庸》,都着重阐述孔门的养生修身心法。曾子谓“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始终,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子思则称:“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曾子的“止于至善”和子思的“致中和”都是要求把握思维,调适性情,使之处于中和、至善之地,这有益于心身的健康。诸如“仁”、“中”、“诚”、“理”、“性”都是孔门正心修身的核心,也是古圣先贤独觉之处。又如孟子所说的:“人有鸡犬放,而知求之,有放其心而不知求”。养生之道无他,就是懂得“收放心”,这样才能“养吾浩然之气”。可见儒家的养生之道是与其治世之道合二为一的。 道教以老子为首,其《道德经》已成为道教之祖书。庄子的《南华经》、魏伯阳的《参同契》、张伯端的《悟真篇》,以及后来道教正统的《丹经道书》,无不以《道德经》为依据来阐述发扬个人的养生观。老子之道其大则无所不包,其细则无所不入。生天地,育万物。道本无名,强名曰道,“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道又称“无极”,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老子提倡“虚无”或“无为”,虚中有实,无中生有,认为万物从虚无中来,在养生上则是虚其心而实其腹,从而强其身而壮其骨。“无为”实是无不为,指存无为之心;而行有为之法,即存无守有;“恍恍惚惚其中有物,杳杳冥冥其中有精”。 释家即佛教,西汉年代传入中国,至隋唐达到鼎盛时期。佛家也自有一套养生之道。 自古以来儒、释、道名为三家,其养生之道则互有传授,互相吸收。由于多种原因,长期以来这些养生功法被披上神秘色彩,说得神乎其神,高深莫测。加上一些江湖术士的渲染,竞成了成仙升天,长生不死的法术。不过,养生功法虽没有术士们说的那样神秘,但确有其难于理解和神奇之处。如果得到真传而又按照要求进行研习,持之以恒,定能使身体转弱为强,甚至返老还童,安度百岁亦非虚言。 自古以来儒、释、道名为三家,其养生之道则互有传授,互相吸收。由于多种原因,长期以来这些养生功法被披上神秘色彩,说得神乎其神,高深莫测。加上一些江湖术士的渲染,竞成了成仙升天,长生不死的法术。不过,养生功法虽没有术士们说的那样神秘,但确有其难于理解和神奇之处。如果得到真传而又按照要求进行研习,持之以恒,定能使身体转弱为强,甚至返老还童,安度百岁亦非虚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