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本论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道德经》——清静是生命智慧与良师益友 网络:幸福人生 《道德经》中说:“不欲以静,天下将自定。”“躁胜寒,静胜热,清静为天下正。”如何让世人抛却纷繁浮华,让心灵找到皈依,快乐而宁静的生活,“清静”无疑是道教给当代社会开出的一剂速效救心良药。让我们一起来解读“清静”的真义,涤除蒙蔽我们的双眼,开启心灯,照亮人生,回归大道。 一、清静在于淡泊明志 追求事业成功,获得财富,实现自身价值,为多数人一生理想,也皆为人之本能。《周易.象》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道德经》中说:“自胜者强,强行者有志。”中国传统文化自古倡导“自强”,倡导顺天应势,积极进取,有所作为。在倡导“自强”的同时,更强调清静修身,淡泊明志对人生的重要性。《道德经》中说:“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意思是说,人能修持自己达到虚静状态,便能体悟大道的清静之美和通晓世间万物变化之理。《诫子书》中说:“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用现在的话的来说,要时常保持清静心来提高自己的修养,厉行节俭培养自己的品德。保持清静和淡泊,心中无尘杂,志向才能明晰和坚定,不会被贪念所侵蚀,也不会被虚荣所蒙蔽。保持心中宁静,就不会困于喧嚣市井,不会被流言蜚语扰乱心智,才能静下心来思考,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和目标。而当下,“清静恬淡”离我们的生活越来越远,我们处处所看到的现象是,人们不再是想着脚踏实地或安心的工作和生活,而是迫不及待的想着一夜暴富,想着一夜飞黄腾达,想着立马功成名就。家长望子成龙,不断强加孩子学习压力,幼小心灵苦不堪言;企业产品以次充好,盲目追逐利润最大化;艺人不再潜心对专业知识的学习和研究,靠制造绯闻来炒作自己;影视剧泛滥,却少有经得起历史考验的经典大片。求功名利禄,你方唱罢,我登场!结果一个个原本是前途无量或正值事业巅峰的成功企业、成功人士,在纷扰的世间迷失了方向,有的甚至走向自我毁灭的深渊。《道德经》中说:“跂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清静、淡泊是一种大智慧,如能领悟清静、淡泊的真谛,人生必将通达,广博而宽厚。 二、清静在于知足知止 “幸福指数”成了当前茶余饭后的一个热门话题,如果你随便在街上拉住一个人问他:你幸福吗?他很有可能是一脸茫然。据相关调查,全国人均收入最高的城市,幸福指数却排在最后。人均收入一般的城市,幸福指数却排在前列。在高楼大厦竞相拔地而起的时候,在人们钱包越来越鼓的时候,在社会物质财富不断增加的同时,“幸福”这个词却成为越来越多人的困惑和奢侈品。那么,到底是什么谋杀了我们的幸福?《清静经》说:“人心好静,而欲牵之。”“既着万物,即生贪求;既生贪求,即是烦恼;烦恼妄想,忧苦身心。便遭浊辱,流浪生死,常沉苦海,永失真道”。也就是说,人之所以过得不快乐不幸福,一方面来自于现实的生活处境和工作压力,其根源更多的来自于对物欲的过度迷恋和贪求。当前社会充斥于耳的却常常是,谁谁在股市房市中一夜间挣了十万、几十万甚至上百万。太多唾手可得的致富消息导致太多的人内心不平衡,无法安心工作。很多人每天不是去想着如何本质地生活,如何宁静地过日子,每天关注的是存折上的数字,追赶时尚的潮流,今天MP4,明天3G手机,后天新款汽车,每天所做的就是被诱惑所挟持,很多的人认为只有这些才能给自己带来幸福感、安全感和自身价值。越来越多的人只关注自己,关注金钱,变得自私自利,变得骄狂浮躁,结果是反而活得更累,不堪重负。《道德经》中说:“金玉满堂,莫之能守。”“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道袓老子在这里告诫世人,再多的财富最终没有人能够守得住,过分的念恋物欲只会让人产生更多的烦恼和痛苦,过多的积累和占有财富招致祸患的危险就越大。只有知道满足,知道适可而止,才能够永享快乐安宁的幸福生活。大多数人都在为了追求“幸福”而拼命的积累金钱,他们其实更像是在迷宫里转圈的老鼠,可能一生都走不上财富快车道,却让身边真正的幸福悄悄溜走。幸福是物质的,更是精神的,保持清静,摒弃物欲的诱惑,知足知止更是人生幸福生活的根本。 三、清静在于贵生乐生 生命只有一次,活得精彩和健康是每个人的共同心愿,更是道教所倡导的精神。《度人经》说:“仙道贵生。”《太平经》说:“天地之性,万二千物,人命最重。”《北斗经》说:“人身难得。”当下,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社会快速发展和生活节奏步伐的加快,人们的身体健康状况却越来越不容乐观。亚健康、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早衰等现代富贵病普遍侵袭人们的身体。据相关调查,中国居民40岁后体能明显下降,六成中年人存在健康问题,企业高管、媒体记者、证券、保险、出租车司机、销售、律师等人群身体透支现象最为严重。那些曾经在业界春风得意、叱咤风云的总裁、高级管理者、教授、学者和明星,没有输给竞争对手,却输在了自己手里。本是生命力、创造力最旺盛的年华,竟匆匆离去。据《每日经济新闻》统计,从2010年1月到2011年7月的19个月时间里,就出现了19名总经理、董事长级别的高管离世。其中,因病去世12人,自杀4人,他们为别人和自己都创造了巨大财富,最终撒手人寰,归于尘土。除此之外,中国人的生活方式越来越没有规律,超负荷工作和生活,人们忙着上网、聊天、游戏、美食、炒股、买房、购物、熬夜、应酬,一刻不让自己学会清静和休停。《道德经》中说:“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道祖老子在这里告诫世人,名利、财富和生命比较起来那个重要呢?过度的贪恋名利和财富必将严重危害自己甚至失去生命,要“处其实,不居其华,去甚、去奢、去泰。”即要选择符合生命健康状态的生活方式,不要去过于追求浮华奢侈的生活,去掉那些过度、过分、极端的生活行为。《黄帝内经•素问》中说:“上古时代那些懂得养生之道的人,能够取法于天地阴阳自然变化之理而去调和生命,饮食有所节制,作息有一定规律,既不妄事操劳,又避免过度的房事,所以能够形神俱旺,协调统一,活到天赋的自然年龄,超过百岁才离开人世;现在的人就不是这样了,把酒当水,滥饮无度,使反常的生活成为习惯,醉酒玩乐,恣情纵欲,因满足嗜好而使真气耗散,起居作息,毫无规律,所以到半百之年就衰老了。”事业诚可贵,生命价更高,每个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每个人都要善待自己,越是在事业顶峰和处于生命辉煌时刻,更应该关注健康,热爱生活,善待生命。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如此。因为善待自己,就会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我们的生活就会更加五彩斑斓,我们的生命就会更加灿烂和精彩。 四、清静在于静以修德 人世间最崇高的品质和境界莫过于“道德”。《道德经》中说:“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祖老子在这里告诫世人,道德是生养万物的根本,是社会和谐有序、健康发展、繁荣昌盛和人民幸福生活的基本保证。因此,天下万物都要敬畏、谨尊和修持道德。当下,当人们谈到社会道德问题,几乎每个人都在抱怨社会风气变得越来越坏,人心不古,世风日下。在金钱名利的诱惑下,追名逐利,见利忘义、损公肥私、欺诈拐骗、以权谋私、渎职腐败等在社会各个领域蔓延成灾,庸俗、低俗、媚俗之风盛行,“毒奶粉、瘦肉精、地沟油、染色馒头、毒大米、苏丹红”等恶性的食品安全事件和道德沦丧的事情接连发生。正如《护命妙经》中所说:“观无极众生,受无极苦恼,漂浪爱河,流吹欲海,沉滞声色,迷惑有无。”也就是说,世间众生的种种苦恼、痛苦、灾厄其根源在于人们对物欲的狂热追逐而迷失本性,丧失自我,丧失道德。《淮南子·原道训》中说:“清静者,德之至也。”《道德经》中说:“重积德则无不克。”因此,道教主张整个社会都应当大力倡导清静和寡欲,静以修德,以道德之力制止“人性贪婪”和“恶心邪欲”,舍妄归真。特别是那些不利于人生、社会、自然的欲望和行为,要坚决的予以克制和克服。对于有利于个人道德修持、身心清静与社会和谐、维护和平等正义之事,要勇于有所作为和深入实践。没有道德的约束,人和社会就会如同脱轨了的列车,断了绳线的风筝。没有道德的约束,人和社会就会步入茫茫黑夜,常沉苦海,永失真道,万劫不复。《道德经》中说:“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即以道德修身并贯彻于天下,可以使人“心性真朴”和社会风气纯正,万国九州,和睦相处,高尚文明迎风展示,绵延不息。《雷祖宝诰》中说:“以清静心而弘大愿,以智慧力而除诸魔。”即一个静修道德的人,能够直察事务的本质,不被世俗利欲所困扰,不争一时之得,宠辱不惊,自强无私,慈爱和同,淡定从容,不自以为是,无为而无不为。因此,做有道德的人,是人生的基本功和大境界。拥有道德,我们将跨越生命的本质,超越人类的完美灵魂。 五、结 语 《清静经》中说:“人能常清静,天地悉皆归。”清静不是一种枯寂的生命状态,也不是鹤立鸡群似的清高;不是推卸责任,也不是拒纳使命。清静是一种从容,是一种睿智,更是一种洒脱的生存方式和豁然开朗的人生境界。在人生旅途中,保持一份清静,便能看开一些,放阔一些。守住了清静,你就守住了安身立命的根本,你就能坦然地头顶蓝天,脚踏大地,沐浴着温暖的阳光,呼吸着自由的空气,清清白白做人,认认真真做事。守住了清静,你就掌握了人生幸福、快乐的密码,恒久弥新。“清静”是生命大智慧,是必备品和良师益友,“真常之道,悟者自得。得悟道者,常清静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