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广告载入中...
查看: 1136|回复: 13

[转载] 关于澎湃新闻《人教社回应“语文教材严重西化”:不存在贬低中国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5-2 17: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本论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今天红德智库竟然上新闻了。原因是,澎湃新闻社发了一条新闻,里面有这么一句话:“澎湃新闻注意到,3月下旬,一篇注明出自“红德智库”的文章《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为人父母的你关注了吗?》开始广泛被微博、论坛等平台转载。”该新闻被各大媒体转载了。红德智库对此进行说明:
一、《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为人父母的你关注了吗?》文章,为网民“宝贝安静”在天涯的发帖,原贴内容如下 http://bbs.tianya.cn/m/post-worldlook-1645881-8.shtml,事后该文章被很多媒体转载,但是从未出现和标明“红德智库”字样。
二、“宝贝安静”为红德智库群友,先是发现教材上的问题,后向红德智库反映,我们共同商议并决定形成研究报告,同时红德智库安排成员与之配合共同完成该报告。天涯的发帖,是“宝贝安静”在报告的草稿阶段把相关的内容发到了天涯上,并无任何恶意攻击的意图,他人对作者文章的转载,是基于对文章的认可。公民有言论自由的权力,对于存在的问题,完全可以发布自己的看法。如有法律方面的问题和责任,红德智库愿意共同承担。
三、部分媒体、网站和个人对文章认可并进行了转载造成了较大的舆论影响。其中一个插曲是,4月21日,察网未经过作者的授权,将该文章以《和平演变要从你的孩子搞起?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已严重西化》发布在了微信及网站上,并被很多媒体转载。例如深海智库、俊德堂书院等,但是里面都没有出现红德智库字样。后来,作者与察网编辑进行了沟通,说明了情况,察网便撤下了该文章。当日,作者在天涯要求天涯的编辑对于文章的版权进行了说明。可能在从中出现了表达上的失误,但是红德智库并无将版权再授予其他人。


四、我们被迫将内部传阅的调查报告予以发布。看到澎湃新闻的报道后,我们不明所以,因为我们从未使用红德智库名义发布调查报告,可能是看到了上述帖子中的内容,所以如此定义的。请大家关注红德智库微信和论坛(微信公众号:hantang007,网站地址:www.hongdezk.com)关于对小学语文教材报告,我们原本准备不扩大知悉范围,但是看到今天的新闻后,我们已经发布了对语文课教材的调查的报告。调查结论为:语文课教材确实有一定的西化问题。调查报告附后。

五、教材是否有问题?请看民意。就拿腾讯新闻的网民评论来看,大部分网民是认可作者的观点


最后,感谢大家对红德智库的关心支持,感谢网民们对青少年意识形态的关心!特此说明!请大家相互转告!

红德智库
2016428


【红德舆情观察室】关于对小学语文课本内容的调查报告







人教版的语文教材,多年来一直被社会所诟病,如鲁迅文章篇目减少、安徒生童话被“篡改”、对比民国时期的教材差距甚多等等。除此之外,人教版的语文课本还存在着过分西化的现象,如课文中涉及外国人的故事偏大、虚假故事歌颂外国人、外国人的形象都是正面的而中国人的形象都是负面的等等。小学是青少年启蒙的关键阶段,一定程度西化的教材,势必将潜移默化地对我少年群体造成不良,形成错误的思想价值观,需引起重视。

一、课文内容涉及外国的内容篇幅过大
二、使用虚假的小说也要讴歌外国人
三、中国人就是负面形象,外国人就是正面形象。
四、教授生词也要用外国人的人名
五、为西方价值观站台。
六、其他问题。

一、课文内容涉及外国的内容篇幅过大

以人教版小学语文课本为例,整个小学六年, 除去一年级上册,总共416篇文章。其中以外国人和事为题材的文章共计100篇,占了差不多四分之一的比例。我国有很多优秀的儿童故事以及寓言故事,都是可以作为教材来学习的,是否引入大量舶来品教材,值得探讨。

课文数量
涉及外国人和事的课文数量
一年级下册
39篇
2篇
二年级上册
40篇
2篇
二年级下册
38篇
9篇
三年级上册
40篇
14篇
三年级下册
40篇
12篇
四年级上册
40篇
12篇
四年级下册
40篇
14篇
五年级上册
36篇
7篇
五年级下册
37篇
11篇
六年级上册
36篇
10篇
六年级下册
30篇
7篇
合计
416篇
100篇

二、使用虚假的小说也要讴歌外国人

在小学课本中,并非童话故事,却使用大量的虚假故事作为教学内容,主题都是歌颂外国人。


如五年级上册第17课《地震中的父与子》该文章,其实就是一部短篇小说,在近几年来的教材里反复出现,而且一直在改,一直在努力自圆其说。2002年版本的开头是“1989年美国洛杉矶发生大地震”,但事实上是1989年,美国洛杉矶没有发生地震;2004年版,课文的开头改成“1994年,美国洛杉矶发生大地震”, 1994年1月17号,美国洛杉矶的确发生了地震,但是地震的时间是当地时间凌晨4点31分,凌晨的小学教学楼里面怎么会有学生呢?期间进行了多次的修改,最近的2016年,课文开头又变成了“一场突如其来的大地震”。而事实上,中国汶川地震中就有很多的感人事迹,完全可以作为正能量的教学内容。


 楼主| 发表于 2016-5-2 17:10 | 显示全部楼层


再如二年级下册第30课《爱迪生救妈妈》,文章开头写到:“爱迪生是一位伟大的发明家,他从小就爱动脑筋,常常想出一些好主意。有一次,他靠自己的聪明救了妈妈的命。”此爱迪生并非我们熟知的发明家爱迪生,只是一个虚构的假故事,因为人类做第一例阑尾炎手术时,伟大的美国发明家爱迪生已经年过四十了,年过四十的人无论如何也不能说是小孩。   

三、中国人就是负面形象,外国人就是正面形象。
在人教版的课本中出现了一个奇怪现象,涉及到中国人就是负面形象,涉及到外国人是正面形象”,潜移默化地传输这么一个观念:中国人是自私愚蠢的,外国人是大方聪明的。


如在二年级上册第7课《一分钟》中,讲述一个叫元元的小朋友因为贪睡而导致迟到的故事;二年级上册第14课《我要的是葫芦》,讲一个人种葫芦,有了虫子也不去治,说治虫和他没关系,他要的只是葫芦而已,其中的插图就是一个中国古人形象;


二年级上册第19课《蓝色的树叶》中,讲述一个中国小朋友不愿意借笔给另一位小朋友,从而导致另一位小朋友画出蓝色的树叶,来说明孩子的自私自利。纵观小学课本,中国人正面形象只有2个:司马光与曹冲。


反之,外国人正面形象的文章则比比皆是。一年级下册第29课《手捧空花盆的孩子》,明明就是一个朝鲜寓言,却非要把主人公定为一个叫“雄日”的日本孩子,讴歌其诚实品质;二年级下册第22课《我为你骄傲》,讲述一个外国孩子打碎邻居奶奶玻璃并且认错的故事;三年级上册第32课《好汉查理》,则赤裸裸地讲述一个查理的男孩诚实友善热心的品质;四年级上册第27课《乌塔》,通过对比中国孩子和德国孩子乌塔,来反衬德国孩子乌塔独立自主生活能力;六年级上册选读第3课《小抄写员》,讲述一个叫叙利奥的孩子为了减轻父亲的负担,夜晚起来帮父亲做抄写员工作的故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5-2 17:10 | 显示全部楼层
四、教授生词也要用外国人的人名
作为人类社会唯一硕果仅存的象形表意文字,我们的汉字普遍是具有丰富思想文化内涵的,具有微言大义特色的,这是和字母文字最大的差别。然而,人教版的教材,却毫无专业性可言,竟然使用外国人的人名作为生词来教授。如二年级上册第22课《窗前的气球》中,外国主人公名字“科利亚”中的“科”、“亚”;


二年级下册第7课《我不是最弱小的》中外国主人公名字“萨沙”中的“萨”;二年级下册第8课《卡罗尔和她的小猫》中外国主人公名字“卡罗尔”的“卡”、“罗”、“尔”。教授生词的方式很多,可是赤裸裸地用外国人名教授,完全没有任何的意义。

五、为西方价值观站台。
在人教版的小学教材中,存在着一些为西方价值观站台的文章。如六年级上册第15课《这片土地是神圣的》文章,把一部印地安人被屠杀和掠夺的血泪史,以偏概全地、轻描淡写地变成放弃和转让,而且被反复吟诵。众所周知,近代史中,印第安人被白人压迫,被批转让土地,背井离乡,成千上万印第安人因为饥寒交迫和疾病,客死他乡。讲述印第安人历史的文章很多,偏偏选一篇给白人洗地的文章。


六、其他问题。
(一)圣诞节课文比春节课文还多。
三年级上册第31课的《给予树》和四年级上册第24课《给予是快乐的》,都是讲的西方基督教圣诞节的故事,一个是讲善良的小女孩将给自己家人买礼物的钱给了别人买礼物,一个是讲保罗的哥哥圣诞节送了保罗一辆车,他用这辆车带给了两个小男孩快乐。而讲述我们自己的春节的文章,却只有六年级下册的一篇《北京的春节》。实际上,关于给予这个话题,完全没必要使用圣诞节这个背景,也没必要使用外国的人物。



(二)课文解读不符小学生理解能力。


如四年级下册第10课《黄河是怎样变化的》。《黄河是怎样变化的》从强调树立保护治理环境角度而言,课文本身问题不大。但是黄河流域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课文在强调黄母亲河的同时,从生态角度也同时把母亲河说成了是祸河,两个重要概念同时进入小学生单纯幼小的心灵,孩子们无法分辨主次。此外,近几十年来,随着国家对黄河的治理和各种水利设施的建设,黄河已经没有发生大的洪涝灾害。而同样讲黄河的课文,在苏教版的教材里面的标题是《黄河的主人》,描述的则是中华民族的勇敢和智慧,勇于战胜黄河的惊涛骇浪。两相对比,优劣立见。



(三)把经典内容的教授换成外国内容。

我们都知道矛和盾的故事出自我国古典名著《韩非子》,也就是自相矛盾这个成语的由来。但是三年级上册第25课《矛和盾的集合》,则把这个充满哲理的我国成语故事换成了英国人发明坦克。把本来可以教授具有浓厚的中国文化因素和哲理的内容,变成英国人发明战争武器。
    [size=0.83em]dgfsdgsdf.png (335.84 KB, 下载次数: 0)
下载附件  [url=]保存到相册[/url]
[color=rgb(153, 153, 153) !important]2016-4-28 17:41 上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5-2 17:29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楼主的分享!学习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5-2 17:32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楼主的分享!学习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5-2 17:39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楼主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5-2 17:55 | 显示全部楼层
支持,谢谢楼主的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5-2 17:59 | 显示全部楼层
认认真真学习认认真真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5-2 18:06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楼主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5-2 20:44 | 显示全部楼层
bbbbnxxx111222233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5-2 21:57 | 显示全部楼层
人教版的语文教材,多年来一直被社会所诟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5-11 19:18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老师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5-26 11:52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楼主分享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股海明灯官网 ( 京ICP备18020431号 )

GMT+8, 2025-1-15 06:57 , Processed in 0.777604 second(s), Total 14, Slave 12 queries , Gzip On,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Copyright © 2001-2024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