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广告载入中...
查看: 1030|回复: 4

初学者—线组搭配与选用鱼钩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5-20 09: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本论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本帖最后由 去冲浪 于 2015-4-1 09:31 编辑

首先提醒,信奉“抓根树棍都钓鱼”者,这帖子就不需要看了。
    在论坛或群里,经常有初学者问,用什么线组,用什么钩?其实,这并没有什么标准。要说标准,就一个:合理。如果你用一根水泥电线杆、一条鞋带、一个1#袖钩、一碗朝鲜冷面。能钓上一只抹香鲸来,那“水泥电线杆+鞋带+1#袖钩”就是最佳钓具组合,朝鲜冷面就是最佳饵料。
线组:

      合理性的原则是,在线的拉力允许情况下,尽量使线组隐蔽性、灵敏性更高。通常是根据目标鱼,决定线的拉力,然后,根据拉力尽量使用细的鱼线,这是为了尽量提高线的隐蔽性和反应灵敏性。风险是,一旦鱼的拉力过大,可能会断线,那鱼钩、铅皮座、浮漂可能都会被鱼没收了。怎么办?在预计风险中,把损失的可能性降到最低。子线就那么着了,切了就切了,主线加粗一号(或两号),确保浮漂不丢。假设(假设而已,别当真事)目标鱼是半斤左右的鲫鱼,子线选用0.4号的应该可以了,只要是技术不太生疏,不会切线。那主线用0.6号的或0.8号就可以保证浮漂的安全了。那么,子线0.4号+主线0.6号的线组搭配就出来了。但是,知识不是简单的1+1。针对不同的目标鱼,子线和主线的搭配各不相同,有的相差一两号即可,有的则要线径(不是线号)相差一倍。这是因为不同目标鱼,特性不同。但不管怎么搭配,有一条铁律:子线、主线一定要同品牌,最好同批产品。初学者要掌握线组搭配不是难事,做到:了解你常钓的几种鱼的特性,了解你使用的鱼线特性。
鱼钩:

     鱼钩的选用可谓是五花八门了。原则只有一个:你(别管别人)用的顺。选用鱼钩的品牌则是个人的习惯决定的。鱼钩的类型选用,俩字:合理。比如钓罗非,尤其大口罗非,因其嘴里有牙,最好是选用长柄钩,减少磨断线的几率,可以选用千又钩。再比如,钓鲫鱼,鲫鱼个体较小,拉力不大,但鲫鱼狡猾狡猾滴,选用金袖这类细钩条的钩,更便于鱼把钩子吸入口内。钩号的选择是很多初学者迷惑的,很简单,不必记住那么多鱼钩,只记住,所用鱼钩的钩门宽度是,目标鱼正常进食时嘴张开的1/3;或者是,鱼闭嘴时嘴内部宽的1/2。
说说本人用的鱼钩(仅仅是参考)

     鱼钩品牌几乎都是土肥富的。钓鲫鱼多用袖拳鄂附6#、7#钩和新关东SSC+SM 0.3#、0.5#、0.8#钩。钓草鱼、鲤鱼用伊豆(无刺)8#、10#钩。我这么选纯属个人偏好。要说道理嘛,也有一点点。袖拳鄂附钩条细,重量较轻;新关东钩子比较锋利,钩条比袖钩粗(但土肥富的新关东貌似比别的品牌新关东钩条细一些),重量较袖钩重一些,适合钓大一点的鲫鱼。伊豆是歪嘴钩,对付鲤鱼这种绅士比较容易中鱼(心理作用而已)。钓黑鲩用12#以上的伊豆。至于土肥富的鱼钩是好,还是不好,我还真的不太清楚,纯属个人偏好。
      选用线组和鱼钩,既然是“搭配”,
那原则就一定是“合理”,没有“标准”。根据自己的喜好,合理搭配就是最好。
      线组和鱼钩会选了,还不算完。线组和鱼钩与浮漂(包括铅坠),怎么组合合理?把握根本原则,也是台钓的根本原则:鱼讯号要反应的清晰、准确。就这么一条。根据这条“准则”,如果你选用的浮漂比较小,选择的线组就不能粗,钩子就不能用那种粗厚的。比如,使用1#鲫鱼漂,吃铅量为1.06克。你选用伊势尼钩就不如选用红袖钩或者溪流钩合理。在整体系统(主线、浮漂、铅坠、子线、鱼钩)中,对子线和鱼钩的搭配要求是,尽量减少对系统的干扰,确保鱼汛反应灵敏准确(根本是确保中鱼率)。比如不要选太硬的子线;子线不要过长或过短;鱼钩不要太笨重等等。
      还有一点,就是日常的实战积累。这点很容易被初学者忽视。如果出钓战果颇丰,高兴之余别忘记查看你的钓具配合是否得当;看看鱼钩都挂在鱼嘴的什么地方;浮漂动作是否清晰准确......如果发现其中有问题,比如,经常出现鱼钩挂鱼下唇的情况,要找出原因,是操作过程(如提竿时机不对)还是线组搭配、选钩或调漂出现的问题。这样你才能更好更熟练地掌握“合理搭配”(不仅仅是线组)。总归一句话,要在实战中自己摸索,得出亲身感受的经验和数据,才能使你逐渐掌握钓具的合理选用和搭配,不断提高自己的钓技。
发表于 2016-5-20 15:50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楼主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股海明灯官网 ( 京ICP备18020431号 )

GMT+8, 2025-1-13 15:43 , Processed in 0.091704 second(s), Total 12, Slave 11 queries , Gzip On,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Copyright © 2001-2024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