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广告载入中...
查看: 482|回复: 0

港股大跌因“壳王”资金链断裂 多只QDII基金提前清仓躲过一劫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6-28 07: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本论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昨日,港股市场突然迎来暴跌,5只股票跌幅在80%以上。对此,兴业证券研究所副所长、全球首席策略分析师张忆东在接受《证券日报》基金新闻部记者采访时表示,“港股大跌源于某家机构的资金链的断裂,这家机构是业内有名的‘壳王’,当天跌幅超80%-90%的股票都是他们家的。”

  记者根据东方财富choice统计发现,在2016年年报中,昨日跌幅超10%的股票中仅有科通芯城和MONGOL MINING被7家基金公司旗下11只QDII基金持有。而在今年一季报中,科通芯城依旧被华宝兴业基金重仓持有,旗下华宝兴业中国互联网(QDII基金)和华宝兴业中国成长(QDII基金)持有市值分别占其资产净值比7.31%和3.6%,且2只基金均减仓该股。业内人士预计,经过5月份的大跌之后,机构大概率减仓或清仓该股。记者从多方渠道获得消息,华宝兴业旗下2只QDII基金确实已经清掉科通芯城。


  港股市场“变脸”

  或因一家机构资金链断裂

  6月27日上午10:30开始,港股市场突然变脸,多只股票量价齐跌。据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显示,截至收盘,中国集成控股和汉华专业服务2只股票跌幅在90%以上,联旺集团、美捷汇控股和汇隆控股跌幅在80%以上。据记者统计,跌幅在10%以上的港股有88只,其中有5只盘中最低跌至0.01港元。

  就港股股价的异常波动,港交所发言人表示,会继续密切监察市场活动,并于需要时会采取适当的风险管理措施及监管行动,包括与监管机构合作调查各项涉嫌违规违法行为。

  “其实这种事情在2002年已经发生过一次,被称为‘仙股事件’。当时港交所想出政策打击老千股,但是后来不了了之”,一位港股分析师向《证券日报》基金新闻部记者表示。据媒体报道,2002年7月份港交所发出一份咨询文件,其中一项建议为将股价持续30日低于0.5港元的股份除牌。该建议对细价股投资者带来极大冲击,结果触发次日爆发“细价股股灾”。

  对于业内流传甚广的“强制老千股退市”说法,港交所回应称,“这是完全错误的,没有任何事实根据,港交所从未有这样的提案。”据报道,近期香港证监会主席唐家成表态要处理老千股,希望未来5年-10年,市场不再提及老千股。他承认,市场近年不断出现老千股、壳股、创业板配售等现象,已对香港的形象产生影响,并强调香港必须要保持市场质素,“如做得不好,沪深港通不会再扩大!”

  “之前是市场传闻要强制细价股退市,净化市场,后来传闻有庄股的证券牌照被吊销,是一个连锁反应”。前述港股分析师说,“之前David Webb已经在一个月前提醒过交易者,并把这些股票的关联关系发出来了,主要是涉及互相持股。所以,只要有其中一个或几个股东资金断裂,极可能出现今日的小盘股集体闪崩的状况出现。”5月15日,港股市场的独立股评人David Webb曾在其网站发文提醒投资者,称其发现港股中,有50只股份相互持股,关系错综复杂,投资取向更非以股东利益为原则。

  张忆东对《证券日报》基金新闻部记者表示,本次老千股的大跌有偶然性也有必然性。“必然性是由于港交所完善香港交易制度、交易环境,往更健康的方向发展是明确的,老千股的生存空间也必定会越来越小;偶然性是因为这次港股大跌源于某家机构的资金链的断裂,这家机构是业内有名的‘壳王’,此次跌幅超80%-90%的股票都是他们家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