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读《人纪》之伤寒、金匮,兼论“辨证知机”
阳密乃固说:最近关注博客的时间少了很多,因为我在花大力气重读中医经典《伤寒论》与《金匮要略》,读完以后,反过来再去读《黄帝内经》与《神农本草经》,用的教材就是倪海厦老师的人纪,我以为,四大经典尽管都要精读,但相对而言,伤寒与金匮要更精,这也是想速成的懒办法,尽管以前也读过,但许多地方并没有读透,理解还是不深,所以,现在重读起来,还是津津有味,常常有柳暗花明的感觉。
几遍都下来,越来越感觉要学到倪师的真谛并不在一方一药,首先要有人生于天地之间的观念,也就是天人合一的观念,所以治病与养生都要顺应天地运行的常理,例如内经将天地运行的气分为六气,所以人体疾病也有六经的传变,逆六气则为病;其次,中医的生理学与病理学要很熟,这样对病机才能有把握,中医讲究辨证论治,更讲究辩证知机,我的理解是辨证论治是仲景确立的一种比较容易掌握的治疗疾病的方法,能治疗疾病,但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可能仲景认为,一般人能做到这一点就不错了,所以,《伤寒杂病论》就是教大家怎样去辨证论治的书,通篇都在讲辨证论治,一切以“症状”为前提,一组症状就组成了一个特定的方证,方证对应就可以愈病,但是如果你掌握了人体的生理学与病理学,知道人体气机的运行是怎么样的,水气的运行是怎么样的,食物是怎样进入人体后变成五脏六腑以及四肢百骸运行的物质基础的,水、饮、痰、湿、瘀是怎样积累在身体里面的等等,你就对疾病的发生发展传变等都能做到了如指掌,这样一来,你的临床水平才会进入一个新的境界,这就是辩证知机,而且,根据内经的定义,人类的疾病是越来越严重,新的疾病谱会不断表现出来,这时,光靠仲景1700年以前的辩证论治就会有达不到的地方,但是万变不离其宗,只有掌握了辩证知机,你就能够自己组方治疗新的没有见过的疾病而得心应手。
遗憾的是,仲景的书中辩证知机讲得很少,或者古代医家秘其要而没有传下来,或者由于汉朝的制版等比较复杂的原因,造成仲景惜字如金,这样一来,变成后世医家只能从《内经》里面去寻找答案,倪师的《人纪》就是历代一来讲解病机最全面的教材,我相信,倪师也是立足于对人体生理病机的全面了解,才能治疗那么多的复杂的古代没有的疾病,达到所谓“一法通,万法通”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