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广告载入中...
查看: 898|回复: 11

《道德经》新解:第一章——玄学的颠覆和正名 (夏流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3-17 21: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本论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道德经》,在我2012年解读之前,曾经读过,但是很多地方读过就忘了。通过新解的过程,得以记住了很多章节,同时对于剩下的章节也提升了熟悉度。也算一个收获吧。因为距离现在时间比较久远,当时得到的很多研究成果和感悟,以及后来新的研究成果和感悟,现在都有些模糊了,只能在进一步的解读中逐渐回忆起来。不过,解读道德经的第一个关键点,就是第一章的重新断句,这是毫无疑问的。另外,现在能够想起的,首先就是给各种章节归类。其次,有些章节的内容是重复的,但又有一些区别。这在后面也会涉及到。

其实第一章的断句,虽然得到了很多网友的认同,但也有很多网友不认同,这没有多大关系。毕竟从《道德经》的整体结构来说,是否认同新断句,并不对其内容形成必然伤害。当然,后来的一些内容,其实也证明了第一章的新断句是有道理的。而新断句本身,也提升了《道德经》的哲学意义,这一点希望能够得到大家的关注。

如果从《道德经》后来的行文内容来看,第一章的传统断句,还是能够得到支撑的。也就是说,从语言学的角度,能够较好支撑原来的传统断句。因为《道德经》是古书,所以这个支撑点非常重要。我们不能用“向来如此”来简单认为传统断句就是对的。但对于第一章新断句,也有一个支撑点。那就是这一章本来位置非常重要,而《道德经》中是不乏类似的散文式句式的。所以仅仅从这个支撑点来证明原来的断句就一定正确,是站不住脚的。

第一章,开宗明义。既要开宗,又要明义,当然老子此刻的思维状态,还在理性阶段,还没有彻底进入后面章节的理性、感性合一的阶段。所以如果我们津津乐道于传统断句的句式优美,很可能就此遗漏掉老子真正要告诉我们的东西。而千载以下,老子学问被错误地称为“玄学”,其实也是可以翻案的。当然,翻案之后,也未必就要把【玄学】这个学问完全翻掉。因为按照新的断句,【玄】已经有了新的含义。

首先让我们来欣赏一下传统断句,让我们在传统断句的优美意境之中,进入我们对《道德经》的重新理解。老子的文笔本来就非常优美,而传统断句误打误撞(或者本来是对的,只是老夏发掘出新含义而已),给我们断出了一段在文学语言上堪称经典的文句,所以无论老夏的新断句将来的地位如何,原来的断句都可以继续作为一种文学文本,也可以继续作为一种哲学文本,在芸芸众生中继续滋养众人。

道可道,非常道

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

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

常有,欲以观其徼

此二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

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楼上是传统断句的通常版本。之所以说是”通常版本“,是因为这个版本是被广泛接受的版本。事实上在道教之中,还存在另外一个版本。道教的版本跟通常版本的区别,在下面两句话:


 楼主| 发表于 2016-3-17 21:35 | 显示全部楼层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

常有欲,以观其徼。

虽然只是两句话的区别,而且仅仅是逗号移动了一个字,但各自表达的意思,那就相差太大了。在老夏看到道教的版本之前,道教通常在老夏的印象中,是从其他人那里道听途说的“清静无欲”,这一点上面跟佛教高度统一。但看到道教的断句,老夏却被震撼了。越到后来,老夏越是觉得,道教的断句,才是真正正确的。

对此,老夏有一个猜想。在朱熹之前,《道德经》大概一直是道教的那种断句方式。而到了朱熹之后,才有了后来的断句方式。因为朱熹是“存天理,灭人欲”的提出者。同时老夏也猜想,这个后来被广泛认同的新断句,并不是朱熹本人做出的。因为朱熹所谓的“存天理,灭人欲”,灭的只是过度的欲望,这跟后来道学家连跟天理关联的人欲一起灭掉,是两种不同的思路。朱熹想要提出的是:符合天理的欲望,才是好的欲望。人对欲望的诉求,包括纵欲和禁欲,都是不对的。因为这都是人的欲望诉求,是“人欲”。

道教对《道德经》的断句,我觉得是可信的。因为宗教对于经典非常重视,不会跟着芸芸众生走。经过世俗修改的《道德经》的断句,故意回避了“无欲”和“有欲”的辩证关系,让人们对《道德经》产生了很大的误解。其实这也跟中国“三教合一”的传统有关。首先朱熹提出“存天理,灭人欲”,就跟佛教的“六根清净”和道教的“清心寡欲”脱不了干系。而三教融合的后世理学,更是把朱熹的解释发展到极端,离开了“人欲”的原初意义,强行解释为不符合自己思想体系的欲望,都是“人欲”。

于是经过后人断句的《道德经》第一章,就变得越来越玄乎了。“常无”和“常有”,解释了将近千年,也没有解释出一个所以然。于是最终只能向神秘主义的方向推,这些东西都是“玄”的,人是理解不了的,只有神仙才能理解。照理说,这种断句,更加符合道教的教义,道教应该接收过来才对。但正如我们在楼上所说,宗教对于典籍的维护,是虔诚的。所以道教偏偏没有采用这种更加符合宗教需要的断句。于是两种断句,谁是谁非,也就非常清晰了。

所以我们可以暂时来判断这一桩公案:道教典籍是更加可信的。也就是说,《道德经》断句,在南宋以前,这关键的两句,应该是像道教典籍一样断句的: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而经过这样断句之后,我们忽然发现,《道德经》再也不像我们平常想象得那样玄乎了,而是给我们指出了一条光明大道。也就是说,提出了“无欲”跟“有欲”的辩证统一,并进一步指出了欲望规划在认识体系中的重要作用。

无欲,就是站在欲望之外,利益之外,立场之外,从【上帝视角】来看问题。家里人跟人家打架,先不看谁跟我亲,而看事情的来龙去脉,谁对谁错,一目了然。然后再根据对错,来选择自己的介入方式。去了解谁对谁错的这个过程,就是【无欲】。无欲所了解的,是事情的真相。这个真相,如果带入了自己的欲望、利益、立场,那就会满脑子糊涂了。而现在,一切清楚,这就是【妙】。【妙】就是真相。

但光了解了真相还不行。我们还要去解决问题。真相是:自己的家人仗势欺人,理站在人家那边。但现在我们要解决问题了,伴随着自己的立场不同,解决问题的方式也不同。如果家人是儿子,可以直接把儿子暴打一顿,让他以后不要再仗势欺人。但如果家人是爹,就不能用这种办法了,只能迂回曲折,小心翼翼维护正义,不让爹错上加错。在通过【无欲】得到了【妙】亦即真相的前提下,站在自己的立场,通过【有欲】的方式,再去解决问题,这时候一切问题该如何解决,也就非常清楚了,这就是【徼】。

这是我们对《道德经》第一章的第一个发现。但因为这个发现是在传统断句的范围之中,所以我们先把这个发现说到这里。在新断句中,这个发现还有新的意义,我们后面再说。现在还是让我们回到《道德经》第一章的开头,继续来欣赏传统断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3-17 21:36 | 显示全部楼层
道可道,非常道

名可名,非常名

这两句,对仗工整,读来朗朗上口。换了任何人也不忍心把这种句式打乱重新断句。而且就这两句的内容来说,跟老子的哲学思想以至整个人类的哲学思想也是非常合拍的。

之所以我认为传统断句无论是否比较于新断句更好,都拥有不可代替的意义,关键就在前三字。【道可道】。第一个【道】,是天道,是客观真理。第二个【道】,是人的认识和实践,是人道。这三个字,开宗明义,提出道是可以认识的,人也是可以利用道来为自己的实践服务的。这决定了老子在《道德经》开篇,就跟不可知论划清了界限,书写了一个大写的【人】字。

无独有偶,在人类所有的宗教和主流思想中,都被相同的观念所支撑。儒家不用说,马克思主义也不用说,现代科学观也不用说,这都是提倡“人定胜天”的。道家,有了楼上的解读,也不用说了。于是东方思想中,也就剩下了一个佛教。佛教东传,中国化之后,同样提倡人的自修和顿悟,解脱要靠自己,这是所有的佛教流派都承认的道理。而在西三教中,也有类似的观点。《圣经》和《古兰经》开宗明义,上帝(真主)创造人类之后,是让人类来管理上帝创造的世界的。这也就意味着,上帝让人类拥有了认识和实践的基础,要不然就不能胜任这种管理工作了。

现在我们继续来解读《道德经》第一章的传统断句。【道可道】之后,是【非常道】。这三个字,有两种不同的理解方式。一种是“非常”道,一种是非“常道”。在传统断句的语境中,很显然后者是更加靠谱的。因为“非常”就意味着剑走偏锋,道是中正平和的,当然不能这样来理解。所以这三个字的意思,就是:不是通常我们所认识的道。

这三个字同样石破天惊。因为在西方,类似的观点至少在文艺复兴时代才出现。用西方的观点来解释,就是“人的认识是有限的”。这三个字跟前三个字放在一起来解读,就是:道是可以认识的,但以人类有限的认识,却未必能够完整地认识道。换用爱因斯坦的解释,就是:人们的认识越多,所接触到的无知的范围也就更大。所以人类的认识,是必须向无知的领域进发的,才能得到提升。

接下来,我们来看后面的六个字:名可名,非常名。这六个字其实是接着前面六个字。从传统文化语境中,我们知道,在战国时代有一个【名家】,其重要的代表人物公孙龙子,曾经提出了【白马非马】的观点。也就是说,【名】和【实】往往并非完全匹配。【名】只是人对客观真实的描述,而以人类有限的认识,这种描述未必是确切的。以【白马】为例,只是描述了【马】的一个种类,而不是【马】这个整体的种类。

所以说,从跟老子相隔不远的名家的观点回溯老子的【名】,我们就可以这样进行理解:【名】就是对客观真实的描述,亦即对客观真实的认识。但如果仅仅这样来理解,我们依然不能对【名可名】进行准确的解读。那么,【名可名】在这里应该是什么意思呢?很显然,从上下文来说,第一个【名】,是【认识方式】的意思。也就是用什么样的认识方式更加能够接近客观真实的问题。老子在这里说,认识方式是可以被认识到的。也就是说,人类可以找到认识的出发点。

同样的,【非常名】的意思也就非常容易理解了。尽管认识方式可以被认识到,但以人类有限的理性,却未必能够真正认识到正确的认识方式。

无名,天地之始

有名,万物之母

这是《道德经》第一章中最让人费解的地方。这一点,我们可以参照第五十二章的内容。“天下有始,万物之母。”很明显,这里的“天下有始”,是“天地有始”之误。因为从第一章的内容看来,【万物之母】跟【天地之始】的差别,只在“无名”和“有名”之间。所以“万物之母”相比于“天下”,一定更加内涵丰富。难道天上和宇宙,就不是万物了么?所以我们需要依照第一章的内容,对五十二章做出修改。但这样一修改之后,第五十二章倒没有了问题,第一章的问题又出现了。

因为,既然“天地有始,万物之母”,那么【天地之始】跟【万物之母】必然是同一个玩意儿。但第一章又振振有词,说天地之始和万物之母是区别很大的,这个区别就在【无名】和【有名】之间。用我们前面的解释来说,就是没有认识到的,就是【天地之始】,认识之后,就是【万物之母】了。用王阳明的心学来解释,这似乎很合窍。但关键是王阳明的心学本身,这样玄乎的内容也仅仅是特例而已,是孤证。而且王阳明相差老子太远,老子不可能越过两千年去向王阳明学习。所以唯一的解释,不是老子错了,而是断句错了。

万物当然是先于认识而存在的,这才符合老子的哲学观。不过人类进入信息社会之后,我也尝试着对这两句话做出了新的解释。【无名】,就相当于硬盘格式化之后,上面什么东西都没有。【有名】,则相当于给硬盘上写入程序,做出软件。只有软件出来了,【万物】才出来了。那么要让这个解释成立的话,就只能向神创论看齐了。天地万物都是上帝这个程序员做出来的。不过,联系上下文来说,这种解释实在太突兀了。而且任何神创论的经典,一定要把上帝造人放在第一位,而不是像老子一样,先说人的认识。

接下来两句,我们前面已经解释过了。这里我们需要继续指出的是,从语言学的角度来说,道教的断句更加可信。因为如果是通常的断句,把两个【欲】字去掉,意思是一样的。《道德经》五千言,就写完八十一章,平均每章六十多字,可见老子惜字如金。两个多余的字仿佛两块赘肉,非常显眼,很显然老子不可能这样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3-17 21:36 | 显示全部楼层
所以在传统断句中,老子对于【欲望规划】的重视,是显而易见的。这也就意味着,老子在写作《道德经》一开始,就已经充分认识到【欲望】在认识中的意义。【常无欲】,意味着欲望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认识。【常有欲】,又意味着欲望是认识的原点。离开了欲望,一切认识都失去了意义。生命跟其他物质的区别,就在于欲望二字。

说得形象一些,前两天这个版有个网友,在回复我的回帖的时候说,他跟我生活在不同的频率,这种说法非常有意思。其实我可以给他补齐,我们生活在不同的【欲望频率】。他的欲望频率是冲出现世,“地球牢笼”。而我的欲望是建设地球家园。我认为人类应该打依托于根据地的游击战,而他希望做流寇,另寻家园,“瞻彼乐国”。

我暂时不想评论我们的欲望频率谁更合适的问题。因为这个话题一扯就远了。还是让我们先来继续看《道德经》第一章接下来的内容。

此二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

这一句从语言学的角度来说,是老子优美文风的一个例外。对仗没有了,散文式。如果谁能把这里的内容断得更加优美,恐怕会引起更多人的共鸣。不过可惜,从这一句开始,偏偏老夏的新断句也跟传统断句一模一样。当然,解释就不尽相同了。

按照传统断句,【此二者】有三个可能性。1、【道】和【名】,客观规律和认识。2、【无欲】和【有欲】,两种欲望状态。3、【常无欲】和【常有欲】,两个欲望规划状态。我觉得应该是第三种。因为【道】和【名】不是一个层面的问题。【无欲】和【有欲】相差太远。唯有两种欲望规划状态,说得都是【欲望规划】的事情。

由于从【此二者】开始,后面的内容在任何断句中都非常惊人得一致,我就先不说了。等到新断句出来一起说。这里我们先来看看另外一个断句的先驱,百度2012吧的某个网友的断句。老夏正是在受到这个网友启发的基础上,断出了新的断句的。不过这个网友直接说老子的认识不够,而忽略了老子本人只管写书,当时没有句读,断句是后人的事情。当然,这只是一个小瑕疵。这个网友的断句也非常有意思。

跟传统断句相比,这个网友基本上只对前两句进行了新的断句。断句如下:

道可道非,恒道

名可名非,常名

这个断句里面有个字跟通常版本不同。这个网友解释,原本《道德经》里面是个【恒】字,后来避汉文帝刘恒讳,改成跟下面一样的【常】字了。

这个百度网友认为,【道】没有那么多弯弯绕绕,就是为人的认识服务的。所以,【道】就是告诉人们,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而人的认识,也是认识到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不得不说,这种新断句,认识到了认识的本质,那就是为人的欲望服务的。同时也多多少少认识到,是为人的【欲望规划】服务的。因为无论【可】还是【非】,都是人的行动指南,也都是对欲望的规划。

但这个百度网友的断句,失去了原始断句中的一个精华,那就是漏掉了【人的理性是有限的】。道不仅是【是非】那么简单,而是认识不断升华之后的【是非】。道德从来就不是僵死的,而是发展变化的。就连最稳定的基于宗教基础上的道德,也会因为教派的不同,而呈现不同的面目。又哪有那么多道德的教条来供人们放之四海而皆准呢?

说到这里,我想提一下前面遗漏掉的一种传统断句方式,其实也是来自道教的经典中。这种断句为: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这个断句就比较有意思了。【名】作为【命名】的意思,恰好规避了我在上面提到的【天地之始】和【万物之母】跟认识之间的关系的问题。【无】和【有】的区别,显然没有跟【无名】和【有名】的区别那样让人难以接受。而这种解释,正好符合于现在流行的宇宙大爆炸理论。最初宇宙只是一个奇点,啥都没有,无!然后大爆炸,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3-17 21:37 | 显示全部楼层
但问题是,这样的解释,虽然通过现代科学的观测,可以自圆其说,但从上下文来看,跟《道德经》第一章的其他内容是完全脱节的。从《道德经》其他各章的内容来看,逻辑非常严谨。而作为开宗明义的第一章,当然不可能胡乱凑数。以老子的哲学研究风格,既然他在这里提到了【无】和【有】,接下来就一定要用到。这也是南宋以后的传统断句,为什么要那样断的原因。因为那样一来,正好就可以把【无】和【有】用到后面的哲学研究中间了。

但问题是,我们在前面的研究中,已经否定了南宋之后的断句,而认为道教的断句更加合乎情理。而且南宋之后的传统断句,使用的不是我们引用的这种断句模式,而是【无名】和【有名】的断句模式。使用【无】和【有】断句模式的,又恰恰是道教的断句模式。这就从根本上断掉了前后哲学统一的根。

而就算【无】和【有】的断句能够跟【常无】和【常有】的断句模式相统一,逻辑上也不能自洽。因为【无】和【有】是有关宇宙起源的描述,【常无】和【常有】则是有关认识的描述。认识中不能不断让宇宙起源。虽然现在经常有【小宇宙爆发】的说法,但用在这里实在太牵强附会了。

所以我们必须有一种新的断句方式,让老子的逻辑思维更加严谨地呈现出来。于是也就有了老夏的断句:

道,可

道,非常

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

常有欲,以观其徼

此二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

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道,可

老夏在后来,把【可】的概念命名为【道可】,用以指代一种认识的哲学出发点。老子在这里说到的【可】,实际上是人类千百年认识中,已经被共同认可的认识。这中间,其实已经包含了【道可道】的道理。也就是人类首先必须能够认识道,然后才能得到【可】这种哲学出发点。【可】是通过人类的认识积累,一点点积累起来的。【可】未必是真理,但目前来说,除了【可】,我们找不到其他的哲学出发点。老夏用自己发明的哲学术语【准正确理论】来描述这个【可】。也就是说,【道可】就是【准正确理论】,也就是老子在这里提到的【可】。

道,非常

老子在这里太伟大了。不仅指出了人的理性是有限的,而且指出了传统和革新的统一。【非常】在后来被老夏命名为【道非常】,用以指代对【道可】也就是【准正确理论】的突破。可,常道。非常,非常道。一个是传统,一个是革新。道可以认识,认识的结果是道可。人的理性是有限的,由此道可也是有限的。后来人对道可的突破,就是道非常。

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接下来,老子对【道】进行科学界定。五个【名】字,揭示了【道】的五种属性。其中,前两个解释,是对道的认识结果。后三个解释,是客观的道。但《道德经》主要讲人的认识,所以后面三个,只是进行罗列,而跟后面的内容关联不大。无,就是宇宙诞生之前的状态。天地之始有,就是大爆炸。万物之母,就是大爆炸之后最初的物质,及其属性。

让我们再次参考一下第五十二章。“天地有始,万物之母。”所以,“天地之始有”,非常形象。不仅让我们知道,是因为宇宙大爆炸,才有了天地,而且让我们知道,这爆发在万物诞生之前,从无到有的那一刻。所以,“天地之始有”,非常震撼。老子惜墨如金,这个有字,描述了老子自我的震惊和喜悦。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

常有欲,以观其徼

天地万物的诞生,毕竟太过久远。人类有限的理性,也只能逐步加以认识。所以老子探索出了一个认识的方式。当然,与其说是老子探索出来的,还不如说是上古华夏文明流传下来的。因为很明显,老子是在洛阳的图书馆阅览群书的过程中,才获取的这套认识工具。很难说这套认识工具来自老子本人还是上古。但如果我们知道认识来源于实践,书呆子是不可能自然得到接下来我们提到的震撼认识方式的时候,这套认识工具的源头也就非常清晰了,必定是上古华夏文明。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

前面我们说了,【常无欲】,就是站在欲望、利益、立场之外来思考问题。【妙】就是【真相】。但我们这样说,还只是泛泛而谈。因为我们还没有跟现代科学相联系。站在欲望、利益、立场之外,那么我们依据什么呢?当然是尽量去除了欲望、利益、立场的数据。而通过这样的数据得到的结果,在数学中叫做什么呢?不错,叫做【函数】。

常有欲,以观其徼

现在,我们重新把自己的欲望、利益、立场代入这个函数。我们的欲望、利益、立场,就是具体的数据。具体数据代入函数,函数就变成方程,可以求出确定的结果。所以,【妙】就是函数,【徼】就是结果。函数决定了方程,结果又检验函数。

我们必须注意到,《道德经》是一本哲学著作,关注的是包括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在内的一切科学现象。而老子已经在这里提出了人类历史上最早的函数论。如果我们的假设成立,那就意味着早在老子之前的华夏文明,已经使用这种函数研究的手段来研究问题了。

此二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

前面我们已经研究过了,只有【常无欲】和【常有欲】这两个【欲望规划】的过程,才能被称做【同出而异名】。所以【同谓之玄】,也就意味着,【玄】,就是欲望规划。

而我们从这个【玄】字,也可以看出【玄】的意思。首先我们来看,最上面一个点,代表着客观真理的【道】。注意,不是【准正确理论】这个【道可】哦,是真正的道。那一长横,代表着欲望。因为有欲望,所以才去认识。一个撇折,代表着【常无欲】+【常有欲】的一个认识过程。两个撇折,代表着两个过程。事实上,两个过程,就意味着过程的循环了。也就是重复做这个认识的过程。而这个过程,正包含在《道德经》第一章的最后一句中。最后那个点,就是【道可】,也就是【准正确理论】,可以用来指导我们的下一步实践了。

所以这个【玄】字,意味着我们用自己的欲望去接近大道,反复规划欲望,最终得到【道可】的过程。但在这个过程中,【常无欲】是一个发现【道非常】的过程,也就是把【道可】中被欲望影响到认知的部分撇开,重新获取【道非常】,然后又成为新的【道可】。而【常有欲】则是用【道可】去指导实践,实践再检验道可,直到发现道非常为止。

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这个上面已经解释过了。【玄之又玄】,就是不断重复上面的认识过程。然后就可以得到越来越多的认识函数,形成越来越多的道可,亦即准正确理论。同时对于原来的道可,也不断得到改进,融进道非常的因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3-17 21:38 | 显示全部楼层
这里我们来给《道德经》第一章做一个小结。首先这一章是人类的认识论。这种认识论是一种可操作的哲学认知方式。那个【玄】字也一点不玄乎,是每个人都能够轻易做到的。当然,得有坚持的习惯,否则想得倒是好好的,碰到事情还是按照自己的欲望走,那就真的玄乎了。

由此我们从《道德经》第一章,还能得到一个非常重要的认识。那就是【道非常】不是凭空产生的,不能因为某个人或者某些人有相反的认识,就可以把原来的认识推倒重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而实践必须遵循规律,从道可体系出发,按照逻辑的推导,在道可体系内部否定原来的道可体系组成部分,形成新的道可亦即准正确理论。没有人类不断的道非常,就没有当前的道可体系。没有当前的道可体系,就没有未来的道非常。

如果我们不这样做,我们就只能用人类有限的理性去代替客观的规律。这种有限的认识,往往被我们自己的欲望、利益和立场所局限。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一叶障目不见泰山。所谓【利令智昏】,就是这个道理。

从这个认知体系出发,我们还可以解决为什么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手里的问题。因为人类在长期的利益纷争之中,往往不愿意站在欲望、利益、立场之外进行真正的认识,宁愿抱残守缺,也不愿意在思想上与时俱进。只有少数使用科学认知手段的人,才能得出相对正确的结论。而即使所有人都拥有了正确的认知手段,相对正确的结论,也必然由某个个人首先掌握。当然,在后一种情况下,真理(其实是准正确理论,有可能是真理,但人类难以完全检验)会得到更快的传播,迅速丰富原来的道可体系。

那些恶意攻击国家的人,不仅是对党、对国家、对社会造成伤害。更加严重的是,他们伤害的是整个人类的认知体系。当人人都用自己的立场去制造“真理”,这个世界上不仅不会存在真理,就连准正确理论,亦即道可都不能存在了。这样所有的人就都失去了认识方向。而我们的国家,却是严格按照认知体系来的,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强大的认识体系正在进行更加功能强大的构筑。保护中国,就是保护人类思想。

西方的极端民主制,违背了【真理(准正确理论)首先掌握在少数人手里,然后才传播于众人】的客观规律。相反,每当社会现实发生变化的时候,西方民主社会的各个利益体,不仅不会跳出自己的欲望、利益、立场之外,去寻找科学的结论,反而会千方百计抵制科学结论,让最终的妥协结果往自己的利益上面靠。所以西方民主社会有利于分赃而不利于治国,天生只能发展到海盗文明,这是一个必然的结果。

而在中国文化中,因为长期受到异族入侵统治,西方侵略等影响,丧失了独立思考能力的现象,也非常严重。也就是丧失了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这种对自身道可体系的轻蔑,必然导致盲目崇洋媚外,不去认识本质,一味迷恋利益。而当西方文明衰落之后,崇洋媚外的目标又转向了外星高级生命。

实际上,不管是外国人还是外星人,都被这个世界的【道】所统辖。人人都不能跳出【道】的框架之外。【道】不仅发展科学技术,也发展人文道德。任何缺乏人文道德的科技文明,都不能长久支撑。而任何科技文明高度发达的文明,也必然有强大的人文道德所支撑。大英帝国之所以能够支撑三百年,美国却只能支撑不到百年,其原因就是,大英帝国发展出了类似于华夏文明的西方人文思想,而美国则是海盗流放地,直到今天还在坚持海盗哲学。这就是有文化的海盗和没文化的海盗的区别。还有一个相似的例子,苏联,跟美国异曲同工。

所以没有正确的人文道德观,没有发端于《道德经》或者更早的华夏文明的现代哲学思想,无论你跑到哪里,都会寸步难行。就好像美国人只会收买中国的败类而不愿意让他们移民一样,败类到了哪里都是败类,在任何地方都会拖累当地的人文道德发展水平。不愿意好好建设地球的人,也没有哪个外星会要你。最终要的,都是那些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人。因为你能够让地球完蛋,也就能够让其他星球、整个宇宙都完蛋。恐怖分子,谁都要不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3-18 01:46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分享,学习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3-18 09:33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分享!楼主辛苦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3-27 23:35 | 显示全部楼层
         “英国之所以能够支撑三百年,美国却只能支撑不到百年,”    ------------此句怎么理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4-20 17:35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楼主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股海明灯官网 ( 京ICP备18020431号 )

GMT+8, 2024-11-16 06:44 , Processed in 0.101995 second(s), Total 11, Slave 10 queries , Gzip On,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01-2024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