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广告载入中...
查看: 1852|回复: 19

名人养生 船山先生的养生之道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5-18 07: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本论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现在的人生活压力很大,不管是来自外界的还是自身的限定,都给了我们自己好大的压力。为了自己好的生活。然而在自己忙的时间里,又有多少人想过自己的身体或者是精神方面的东西。关于名人养生的也不少,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船山先生的养生秘诀,看看船山先生养生是如何做的呢。
  王夫之自幼跟随自己的父兄读书,青年时期王夫之积极参加反清起义,晚年王夫之隐居于石船山,著书立传,自署船山病叟、南岳遗民,学者遂称之为船山先生。
  在了解船山先生如何养生之前我们先了解一下船山先生的历史事迹吧。
  主要功绩
  哲学成就
  王夫之的哲学思想概括起来有七点
  首先、反禁欲主义,提倡不能离开人欲空谈天理,天理即在人欲之中。王夫之在其《周易外传》、《尚书引义》等书中对程朱理学的“存天理,灭人欲”提出了批评。其次、均天下、反专制、爱国理想。王夫之在《读通鉴论》与《宋论》中指出“平天下者,均天下而已”的观点。其三、气一元论,王夫之认为气是唯一实体,不是“心外无物”。
  王夫之还指出,天地间存在着的一切都是具体的实物,一般原理存在于具体事物之中,决不可说具体事物依存于一般原理。王夫之认为“形而上”与“形而下”虽有上下之名,但不意味着上下之间有界限可以分割开来。从知识的来源上看,原理、规律是从对事物的抽象而得来的,因此,应该是先有具体形器,后有抽象观念。
  道家佛家都把“虚无”视为无限和绝对,而将“有”视为有限和相对。王夫之认为这把相对、绝对的关系弄反了,在他看来,“有”是无限的,绝对的,而“无”是有限的,相对的。王夫之是这样论证的:人们通常讲无,是相对于有而言。就象相对于犬有毛而说龟无毛,相对于鹿有角才说兔无角。所以,讲“无”只是讲“无其有”。王夫之认为,废然无动、绝对的静即熄灭,这是天地间所没有的。
  王夫之说,“动而成象则静”,“静者静动,非不动也”,“动而趋行者动,动而赴止者静”。王夫之的这些话表明,静止里包含着运动,静止是运动在局部上的趋于稳定而成形象的暂时状态,所以静止的东西不是凝固的,而是生动灵活的。其四、心物(知行)之辩——反对“生而知之”的先验论。王夫之说,“耳有聪,目有明,心思有睿知。入天下之声音研其理者,人之道也。
  聪必历于声而始辨,明必择于色而始晰,心出思而得之,不思则不得也。岂蓦然有闻,瞥然有见,心不待思,洞洞辉辉,如萤乍曜之得为生知哉?果尔,则天下之生知,无若禽兽。”(《读四书大全说·论语·季氏篇》)意思是说,凭借感官心知,进入世界万物声色之中,去探寻知晓事物的规律,这才是认识世界的途径。
  也就是说,知识是后天获得的,非生而知之也。其五、揭示“名”、“辞”、推的辩证性质。王夫之认为,真知识一定是名与实的统一“知实而不知名,知名而不知实,皆不知也。”对于概念能否如实地模写现实,逻辑思维能否把握宇宙发展法则,这是认识论上的大问题,老子讲“无名”,庄子讲“坐忘”,禅宗讲“无念”,共同之处都在于认为名言、概念不足以表达变化之道,只有破除一切名相,才能达到与本体合一。
  王夫之提出“克念”,就是说人能够进行正确的思维。王夫之把概念看作一个过程,既不可执着概念而使之僵化,也不可把概念的运动看作是刹那生灭,不留痕迹。其六、理势合一的历史观。王夫之提出“理势合一”,并在其著作《读通鉴论》对前人所提出的“复古论历史观”、“循环论历史观”等历史形式进行全面的批判和反思。
  其七、性日生而日成的人性论。王夫之在其《四书训义》一书中提出人性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同时,人性的形成不全是被动的,人可以主动地权衡和取舍。他说:“生之初,人未有权也,不能自取而自用也。已生之后,人既有权也,能自取而自用也。
  王夫之的文学成就

  王夫之对于作文作诗,认为要带有感情,不能无病呻吟。情感是王夫之于诗歌的基本要求。诗歌创作经由唐诗的巅峰状态发展至宋明以来,多有偏颇之处。在王夫之看来,诗歌作为一种艺术形式,以情感为其主要特征,不能以学理来代替情感.更不能以其他文体或学问来代替诗歌。“文章之道,自各有宜“(评高适《自酮北归》)。
  “陶冶性情,别有风旨,不可以典册、简牍、训诂之学与焉也”。“诗以道性情,道性之情也。性中尽有天德、王道、事功、节义、礼乐、文章,却分派与《易》、《书》、《礼》、《春秋》去,彼不能代《诗》而言性情,《诗》亦不能代彼也。
  决破此疆界,自杜甫始。梏侄人情,以掩性之光辉;风雅罪魁,非杜其谁耶?”王夫之对于模糊诗歌与史书的“诗史”类作品不甚推崇,在《唐诗评选》中尤为可见。王夫之继承和发展了古典诗学理论中言志缘情的优良传统,提出要由“心之原声”发言而为诗“。诗以道情,道之为言路也。悄之所至,诗无不至。诗之所至,情以之至。
  情感与诗歌密不可分:“文生于情,情深者文自不浅’(评张巡《闻笛》);“情深文明”(评柳宗元《别舍弟宗一》),然非一切情感皆可人诗。孔子曰:“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作为一位杰出的爱国思想家,王夫之非常重视文学的社会作用,诗人感情注入作品后,应该具有“动人兴观群怨”的作用,时这四者应该是紧密相联、互相补充的整体,“摄兴观群怨于一沪”(评杜甫《野望》)。促成诗歌起到“兴观群怨”作用的情感在注入文字的过程中,需要处理好两重关系:一为情与景,二为情与声。对于诗歌情景关系,王夫之认为“莫非情者,更不可作景语”。
  情与景之间不能“彼疆此界“(评丁仙芝《渡扬子江》)般生硬相连,只有坚守“即景含情”(评柳宗元《杨白花》)。
  “景中生情,情中含景,故曰景者情之景,情者景之情也”(评岑参《首春渭西郊行呈蓝田张二主薄》),“意志而言随”,方能达到妙合无垠、浑然一体的_上上之境。对于情与声,王夫之强调音乐带给诗歌的美感作用,希望感情与声律呼应相生,诗歌声律与诗人内心情感律动有机协调。《夕堂永日绪论内编》卷二有云:“《乐记》云:‘凡音之起,从心生也’。
  固当以穆耳协心为音律之准。”王夫之对李白《苏武》一诗评价道:“于唱叹写神理,听闻者之生其哀乐。”对于那些脱离诗情而株守声律、徒有声腔空架的作品,则甚为排斥,“诗固不可以律度拘”,认为“声律拘忌,摆脱殆尽,才是诗人举止”。
 楼主| 发表于 2016-5-20 12:19 | 显示全部楼层
tao165 发表于 2016-5-18 11:24
现在的人生活压力很大

先追求智慧,再追求财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5-20 11:14 | 显示全部楼层

先追求智慧,再追求财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5-20 12:20 | 显示全部楼层

先追求智慧,再追求财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5-18 07:49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学长的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5-18 07:50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楼主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5-18 08:44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楼主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5-18 08:48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楼主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5-18 08:54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楼主的精彩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5-18 09:18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分享,学习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5-18 11:13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楼主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5-18 11:24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的人生活压力很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5-18 13:17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楼主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5-19 12:45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楼主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5-19 18:17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楼主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5-20 12:15 | 显示全部楼层

先追求智慧,再追求财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股海明灯官网 ( 京ICP备18020431号 )

GMT+8, 2025-1-13 22:34 , Processed in 0.162091 second(s), Total 17, Slave 15 queries , Gzip On,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Copyright © 2001-2024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