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本论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新三板市场的做市商、分层制度都部分借鉴了美国纳斯达克市场的经验,诞生了[color=rgb(0, 0, 0) !important]微软、谷歌、甲骨文的纳斯达克曾经也“屌丝”过,在多次制度改进,与明星企业光环的映照下,成长壮大至今天的规模。纳斯达克共经历过三次分层,但真正有历史性意义的是后两次。 纳斯达克从1971年开始运行,开始服务于科技型企业,到1975年发生了第一层分层,纳斯达克开始设立一个上市标准,来区分自己与场外市场,但这并不能理解为真正意义上的分层,纳斯达克仍然是我们理解中的“场外市场”。 纳斯达克的第二次分层发生在1982年,纳斯达克挑选一些比较优质的公司,建立了第二层市场叫“纳斯达克全国市场”,后来把“全国”改成了“全球”,这一层主要采用的是做市商交易制度。最早的做市商制度就来自于此,很多优秀公司的做市商多达几十家, 纳斯达克分成了两层,这一制度延续了20多年。 第三次分层发生在2006年。但从2004年开始就已经有了分层的苗头。随着美国90年代进入科技时代,微软、谷歌等大量出现,使得纳斯达克市场在2000年“互联网泡沫”的年代曾一度超过纽交所成为世界最大的证券市场。在纳斯达克上市的公司市值的增加,使得纳斯达克开始具备与纽交所抗衡的实力。2004年纳斯达克开始向美国证监会申请成为全国性证券交易所,2006年获批。同年,纳斯达克开启了第三次分层,建立了“纳斯达克全球精选市场”,大盘股归入此类,苹果、微软、谷歌均在此列。全球精选市场开始采用公开竞价交易制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