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广告载入中...
查看: 727|回复: 3

走出“生活在别处”困境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8-13 15: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本论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上海环卫工李影不因工作平凡而小看自己,她创造了环卫业公厕评价标准——厕内无异味、地面无水渍、便池无积垢、门窗无灰尘、挡板无涂鸦、屋角无蛛网;她还自创了公厕工作歌……她说:再平凡的岗位都有拓展的空间,关键是看自己能否放平心态,专注当前;不因异样眼神退而却步,一心一意扑在岗位上,总有自己的一片天地。
  在青海省境内祁连山脉冰冻圈里,有一对冰川科学家夫妻。丈夫陈仁升整天跋涉在黑河干流水脉沿线,记录观测水文变化,为一个数据,常徒步冰原近百公里。妻子杨建平调查冰冻圈对居民生活影响,徒步走遍了祁连山。陈仁升的研究是好几个省区掌握水情水量的依据,杨建平也已出版了冰冻圈专著。他们长年生活在异地,不因艰辛环境而“忘了散发芳香”。
  诗言“在哪里存在,就在哪里绽放”,这正是李影、陈仁升们人生奋斗的写照。的确,人生活在环境中,总是会受到环境制约。但最终能有何种人生状态,关键就看在特定环境中的选择。怨天尤人、自甘堕落,如此随遇而退,注定会日子越过越潦倒。安于现状、得过且过,随遇而安者必然碌碌无为。平凡不平庸,耐得寂寞和艰辛,不管在哪里都扎根奋发,随遇而进者必能赢得出彩人生。
  “生活在别处”,诗人曾如是感叹。今天,社会固化结构早已开始打破,自由流动取代身份约束,后天奋斗取代先赋环境,生活在异乡别处已经成为常态。问题是,有的人不管生活在哪里,心态上都是“生活在别处”。似乎别处皆“柳暗花明”,自己所在之处永远是“山穷水尽”。哪怕处境还不错,也依旧抱怨不断。或抱怨命运对自己不公,或抱怨干事创业条件太差,或抱怨人际关系复杂。如此,不仅坏了心境,也误了前程。
  不知始于何时,“副科病”流行起来。有研究称,从科员到县处级干部升迁比例仅为4.4%。因多年都是“副科”,不少人自嘲患了“副科病”。于是,升迁焦虑与日俱增。或认为是组织上亏欠了自己,长吁短叹,情绪低落;或萎靡不振,无心干事,沉溺于玩乐;或丧失信念,把提拔无望当成堕落理由。医治“副科病”,需要深化改革畅通上升渠道。不过,越往上走职位越少也是规律。职级再低都应视权力为责任,“在哪里存在,就在哪里绽放”。沉下心来,就在你所在的地方生根开花,作为的空间将无限宽广。
  “生活在别处”,往往因受困于“假如”。每每幻想着,假如我能如何如何就能怎样怎样。有“假如”也是人之常情,因“假如”放弃此处此时努力就是误区了。诚如曾国藩所言:“坐这山,望那山,一事无成。”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也是因先贤们明白,人应有理想追求,但不能苛求客观环境理想化。无论何时何地何种环境都不坠青云之志,顽强而倔犟地生长,方能既不负人生,也不负苍生。
  大千世界,各处都有独特美丽。只要你留心,随时都能从“此处”发现美好。不管身处何地、从事何职、遭遇如何,人人不忘“散发芳香”,每个“此处”才会越来越美丽。重要的是,得有责任担当。此乃为人从业之本,也是超越功利后的人生信念。“个人责任没有替代品”。人人从“此处”发力,“向下扎根,向上开花”,祖国这座大花园就会愈加繁花似锦,永远充满生机和希望。
发表于 2016-8-13 21:22 | 显示全部楼层
向下扎根,向上开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股海明灯官网 ( 京ICP备18020431号 )

GMT+8, 2025-1-12 01:40 , Processed in 0.089223 second(s), Total 11, Slave 10 queries , Gzip On,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Copyright © 2001-2024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