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本论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不成熟的人为了伟大的事业而死去,成熟的人为了伟大的事业而卑贱地活着 ——塞林格《麦田守望者》 (图片说明:根据9份策略研报的观感,诚意制作,不得复制、传播及当真) 最近我阅读量不高,他们说是标题有问题,让我在标题中多用数字、动物、问号和感叹号。 我做到了。 又到年度策略季,上面这图是根据9份最新年度策略的总体观感,以求最大公约数思路模拟的2017年沪指走势图(第二个小标题内会有解读)。我故意把坐标删掉了,看个形态。关于形态的选择,因为随着川普上台最近大象图表很火,所以我也选择了这样的构图,与WB保持高度一致——不是华纳兄弟,是世界银行。 说到世界,我已决定和全世界分析师握手言和。因为这真不是一个做策略的好年头——不求最赢于贬基,苟全逻辑于黑鹅。 高盛大摩的策略都出错 关于不是做策略的好年头,先插两段国际大行打脸的八卦。 1. 高盛的“顶级策略”年初就被打脸。高盛发布的2016年六大顶级交易策略,开年70天之内折了五个(触及止损线),不得不选择草草关闭。 2. 大摩的“首席策略”摔了个粉粉碎。这个叫亚当-帕克的大摩美股首席是条耿直的汉子,他耿直地说:客户应该跟他们团队的推荐策略进行反向操作。 黑天鹅事件比苍蝇还密的年头,你不是分析师,要不你也打脸。所谓的你跺你也麻,No can no BB。 所以齐齐鲁要和所有分析师握手言和。太不容易了——你们都是成熟的人,为了伟大的事业而卑微地活着——这种年景下,你们还坚持发布2017年的A股策略报告,并且写得还挺认真。 到现在为止的9份2017年度策略我都看了,以下是读后感。 几乎全部看多,二季度分歧大 再贴下这张图方便你们对照文字观看,是些总体观感: 绝大多数年度策略都是看多2017年A股表现的,9份研报中,8份明确看多或调升了2017年A股的估值中枢。这8份看多的研报分别来自:招商证券(19.25 -0.10%,买入)王稹、中信证券(17.96 +1.99%,买入)秦培景、申万宏源(7.06 -0.14%,买入)王胜、国泰君安(19.71 +3.09%,买入)张华恩、国联证券张晓春、华泰证券(20.04 -0.74%,买入)戴康、海通证券(16.90 +0.96%,买入)荀玉根和东北证券(14.09 +0.21%,买入)陈亚龙。 只有1份研报——也不能说是看空,反而——应该算有条件看多吧,重点看中游行业是否接着上游行业补库存,所谓“中游定胜负”。我个人比较喜欢这种给条件胜过下结论的研报,作者是上海证券的屠骏。 有4份年报预测了沪指运行主体区间,上限有两份研报估计为3800点,来自招商证券王稹和东北证券陈亚龙;其余两个都是3500点,来自国泰君安张华恩和上海证券的屠骏。关于下限,3个人——陈、张和屠都是2800点,王稹是2900点。 关于季度高点,有3份研报进行了预测,其中还有针锋相对的分歧:王稹预测二季度高点3600,中信证券秦培景也认为二季度较好;而张华恩则认为二季度股指压力最大,四季度(十九大之后)才迎来最佳进攻时机。 关于风格运行,有两份报告进行了明确预测且结论大体一致:申万宏源王胜认为上半年价值,下半年成长;国联证券张晓春认为先周期后成长。 老司机都知道,这部分没什么意义,每年都会集体占卜,每年都谈不上准,也是你们读者逼的:要直观,要运行中枢,要高点,还要低点,分析师又不是理发师,理发师不办卡也不惯着你啊现在。 2017年度策略标签云
(图片说明:大图在后面,此图只看看颜色即可) 老司机都知道,年度策略主要看逻辑。换言之,你要熟悉策略师们思考的基本线索,因为分析师作为一个整体在市场上拥有相当话语权,整天四处路演,所以他们想的说的,过段时间就会成为市场想的说的。 倒不一定准,但是从行为金融学的角度看,这就跟五日均线一样,信的人多了,意义就随之产生。 所以就有了上面这张图,同样的观点用同样的颜色来表示,你看哪个色块越多,拿这个说事的策略师就越多,算是个标签云吧。 我来统计一下: 1. 紫色的“盈利改善”(“盈利修复”、“财务指标改善”)在9篇报告中出现了5次,占比55.56%。也就是说,过半的策略师认为明年A股盈利有望改善,并由此推动风险偏好的提升,为超配股票带来机会。这是一个微观的基本面因素。 2. 黄色的“宽财政”(“财政扩张”、“积极财政”)在9篇报告中出现了4次,占比44.44%。说明近半的策略师看好全球性的扩张性财政政策背景,这当然会提升总需求、提高名义增长率并直接利好基建。这是一个宏观的基本面因素。 3. 红色的“资产配置”在9篇报告中出现了5次,占比55.56%。说明过半的策略师认为,机构将超配A股,从而有望改善A股估值。这是一个资金面的因素。 4. 绿色的“房地产”在9篇报告中出现了3次,占比33.33%。说明三分之一的策略师认为,房市资金有望向股市转移,这与第3点相关,也是资金面因素。 总结起来,就是这么几点:企业盈利改善,全球大搞基建,资金远离房产,超配权益解难。这就是策略师眼中2017年的逻辑。 最后谈谈“少数派报告” 为了不形成“多数人的暴政”,齐齐鲁拿最后的篇幅说说“少数派报告”,也就是上海证券屠骏那篇“有条件看多”的策略报告。 屠骏的观点总结起来就是“要看”,看什么?看今年以来上游资源类行业的涨价,如何向中游制造业传递,上游的景气是否向中游行业轮动(爱基,净值,资讯),如果轮动成功,制造业会随上游步入补库存,有慢牛;如果轮动失败,则上游景气只不过是滞后反映了房产、汽车销量的下降。同时,还要小心工业品价格上涨引发通胀进而倒逼货币政策收紧,类似2010-2011年反弹终结的故事。 所以,他得出了“2017年上半年中游定胜负”的结论。 与之相似,周末海通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也发表了观点,特别谈到,如上游涨价压力传递到下游消费端,通胀就从预期变成现实,消费类上市公司估值固然可以提升,但经济步入滞涨的可能性就变大了。而好消息同样来自资金面,楼市资金等热钱会在股市寻找机会。如果综合考虑人民币贬值、股票估值和放松额度限制的因素,他认为港股的机会更大。 2017年,A股是熊样,牛心,还是大象?算了,这些都是大型动物,在它们面前,我还是选择卑微地活着吧。 附:主要年度策略观点汇总 本材料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本材料仅供具备相应风险识别和承受能力的特定合格投资者阅读,不得视为要约,不得向不特定对象进行复制、转发或其它扩散行为,管理人对未经许可的扩散行为不承担法律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