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本论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中国金融开放不停步 尽管“家务事”繁多,挑战重重,中国的金融开放进程始终在推进之中。 近期中国央行行长周小川在陆家嘴论坛期间宣布:“为了进一步推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近期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将落户上海,更好地为人民币国际化和‘一带一路’建设服务。”随着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不断加快,资本项目的逐步放开,现有的人民币跨境支付清算模式将不具备可持续性。 未来,清算行将不再是境外人民币的主要“出路”和离岸人民币存款的定价基础,这些功能将由CIPS承担。此前,中国的跨境支付系统用的是SWIFT(环球银行金融电信协会),在CIPS不断完善的背景下,中国将有自己独立的支付系统,可以两者并行,也将不再完全依赖SWIFT传递报文,金融安全性和独立性都会大幅提高。 经过了整整四年的努力,6月21日凌晨,MSCI宣布将于2018年将A股纳入MSCI新兴市场指数以及MSCIACWI全球指数,证监会对此亦表示赞赏。 MSCI预计,初步将会有170亿美元的资金流入。“这个发展中巿场的最大股市,开始对外开放了。这种开放会带来新的商机与新的竞争。在过去一年中,更多的离岸投资者表示对中国股市的相对估值、优异增长前景和中国经济、社会和政治的相对稳定的兴趣。”野村中国股票研究主管刘鸣镝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 同日下午,中国央行公布《内地与香港债券市场互联互通合作管理暂行办法》,“北向通”正式开通在即。各大机构认为,证券市场对外开放是我国经济金融发展的必由之路,沪港通、深港通以及“债券通”均加速了这一进程。 “如果未来成功纳入三大国际主流债券指数,将为我国债券市场带来250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7万亿元)的被动配置需求,运用实证手段估算这一国际资金流入对长端利率的影响,最终可能在中长期内压低我国长端利率中枢30个基点左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