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广告载入中...
查看: 537|回复: 0

建军90周年主题展 哪些展品吸引了习近平等领导同志的目光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7-24 09: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本论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7月21日,党和国家领导人习近平、李克强、张德江、俞正声、刘云山、王岐山、张高丽等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参观“铭记光辉历史 开创强军伟业——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主题展览”。 新华社记者马占成摄

  央视网消息: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之际,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21日前往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参观“铭记光辉历史 开创强军伟业——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主题展览”。珍贵的历史文物、丰富的文献资料、逼真的主题景观,吸引了习近平等领导同志的目光。他们不时停步驻足仔细观看,认真听取工作人员讲解,并详细询问有关情况。那他们都看了哪些展品呢?小编根据当晚《新闻联播》报道给您截图搜罗盘点。

  朱德在南昌起义时使用的手枪

  年代:1927年 尺寸:长26.3厘米 口径7.63毫米 质地:钢、木 文物等级:国家一级文物

  1956年3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政治学院举行授旗和开学典礼仪式。不久,人们就在学院的军史陈列室中见到了一把漂亮的驳壳枪。这是德国造的7.63毫米口径的毛瑟警用型手枪,枪号为592032,弹匣可容弹10发。这种枪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开始批量进入中国,仅20世纪二三十年代即有数十万支装备于中国各派军队中。但数十万支枪中的这一把却不同寻常。1959年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成立后,这把枪即被移交过来,做为一级文物珍藏并展出。

  这就是人们口口相传的“朱德的手枪”。枪身上刻有“南昌暴动纪念”、“朱德自用”的字样。

  许多观众问:“这是不是在中国革命史上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其实“第一枪”的说法只是南昌起义在中国革命史上开创性意义的象征性概括,并不是指哪支枪先打响。然而这支枪确实是那伟大的“第一枪”的见证者。

  1927年7月,在大革命失败后的血雨腥风中,为了挽救中国革命,中共中央决定发动南昌起义和湘鄂粤赣四省的秋收起义。为领导南昌起义,成立了以周恩来为书记的前敌委员会。时在武汉的朱德因对江西情况熟悉,工作条件便利,奉命先行返回南昌,为发动武装起义做准备。此时,朱德佩带的就是这把驳壳枪。

  朱德回到南昌后,设法争取南昌驻军的一些军官,并通过各种关系了解南昌市及其周围地区兵力部署,精心绘制出标明军事要点的南昌市区图。当周恩来秘密抵达南昌,住进朱德寓所后,朱德向他详细汇报了南昌敌我双方的情况。

  起义前夕,朱德按计划在佳宾楼摆下宴席,“盛情”款待南昌驻军的两个团长。尔后,又拉住他们打牌,以期拖住他们。晚上9点多钟,驻军的一个副官跑来报告:贺龙部的一个副营长来告密,说共产党将要发动起义。那两位团长闻讯起身即走。朱德也立刻赶往起义总指挥贺龙处通报了叛徒告密一事,前敌委员会当即决定起义提前两小时举行。起义军以颈系红领带,左臂扎白毛巾为标志。朱德也把身上的驳壳枪系上了红飘带,前往自己领导的国民革命军第3军军官教育团驻地。

  8月1日凌晨,中国共产党在南昌城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朱德挥动着驳壳枪,率军官教育团按前委的部署,杀向驻地周围的敌军。经过几个小时激战,起义军各部按计划完成各自的任务,南昌城头飘起红旗,起义胜利了。尔后,起义部队进行了整编,仍沿用国民革命军第二方面军番号,下辖3个军,朱德为第9军副军长,不久即担任军长。南昌起义,开辟了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新时期。8月1日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建军节。

  南昌起义后,朱德在自己的这支驳壳枪上刻下“南昌暴动纪念”、“朱德自用”10个意味深长的字,以纪念那难忘的日日夜夜。当人们驻足于这支枪面前时,仿佛听到了昭示着漫漫长夜之后黎明来临的南昌城内的那第一声枪响,看到了使白色恐怖黯然失色的那南昌城头飞扬的红旗。

  抗联领导人周保中的东北抗日游击日记



  周保中是东北抗日联军的创始人和领导人,是一位在中国抗战史上有着特殊地位和传奇经历的革命者。

  “哪管饥饿疲乏,断指裂肤,不顾暴风烈日,雷电雪雨,捐躯轻鸿毛,荡寇志不渝。”——这是周保中对于那段历史的真实写照。

  “九·一八”事变后,随着中国东北的沦陷,东北抗日联军扛起抵抗外族侵略的大旗,与日伪军周旋在辽阔的白山黑水间。

  1932年1月,周保中遵奉党中央的命令,来到东北,与当地军民一起开展了抗日游击战争。7月,为了联合东北救国军一致抗日,他只身去到救国军前方指挥部,担任参谋长。自此,周保中便参与领导组织了那一支救国军,率领队伍向日本侵略军发起奇袭。

  1937年,抗联迅速发展壮大,人数已经超过4万人。但是由于日军的残酷围剿和实行的“治安肃正”计划,抗联的粮食和给养来源被切断,将士伤亡惨重。到1940年底,这支部队人数锐减到不足千人。

  部分抗联战士自1940年有组织地陆续撤退到苏联境内,并组成东北抗联教导旅,后在苏方建议下编入苏联远东红旗军第88独立步兵旅。在苏联期间,抗联官兵进行了休整,并接受了军政训练。苏联对日宣战后,抗联战士随苏军重返东北,投入到对日反击的抗战中。

  周保中到长春后,担任苏军驻长卫戌司令部副司令。他利用这个特殊身份及同远东苏军总司令华西列夫斯基的密切关系,向分散在东北十几个大城市的抗联战士吹响集结号,从苏军把守的武器库中,运出了大批的武器,并全部用于装备新扩编的部队和由关内进入东北的八路军、新四军部队。周保中率领抗联战士先期从苏联回到东北,为我党我军挺进东北开辟道路。

  曾经跟随支前民工参加过淮海战役的手推车

  年代:1948年11月至1949年1月 尺寸:长134厘米、宽75厘米、高80厘米 质地:木

  淮海战役期间,在“一切为了前线胜利”的号召下,解放区和临近战区的人民群众,克服种种困难,从人力、财力、物力上支援子弟兵。淮海战役共动用担架20万余副,大小车88万辆,担子35万余副,船8500余艘,汽车257辆,筹运粮食9.6亿斤,支前民工共计543万人,人数为参战部队的9倍。陈毅曾形象地说: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人民群众全力支援,在物质上和精神上都给子弟兵以极大的支持和鼓舞。这辆支前小车就是这场伟大战役中人民群众积极支援前线的见证。由江苏农民捐赠军事博物馆。

  五五式元帅礼服、常服、勋章和证书

  朱德穿过的五五式元帅服年代:1955至1965年质地:五五式元帅礼服:纯毛哔叽五五式元帅棕色常服:纯毛华达呢五五式元帅白色常服:毛凡尔丁

  1955年9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始实行军衔制度。27日,在北京举行授予元帅军衔及勋章典礼。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毛泽东将“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的命令状”授予朱德、彭德怀、林彪、刘伯承、贺龙、陈毅、罗荣桓、徐向前、聂荣臻、叶剑英。同日,国务院举行授予将官军衔和勋章的典礼。由朱德夫人康克清捐赠军事博物馆。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部颁发给朱德的一级八一、独立自由、解放勋章 年代:1955年 尺寸:一级八一勋章:通径6厘米、厚0.5厘米一级独立自由勋章:通径5.8厘米、厚0.5厘米一级解放勋章:通径5.6厘米、厚0.5厘米质地:金

  这是195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授予朱德的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55年2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通过了《关于规定勋章奖章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在中国人民革命战争时期有功人员的决议》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在中国人民革命战争时期有功人员的勋章奖章条例》。条例规定,勋章奖章均分为“八一”“独立自由”“解放”三种,勋章每种分一、二、三级,奖章不分级。八一勋章授予在中国工农红军时期参加革命战争的有功人员,一级授予当时师级以上干部;独立自由勋章授予在抗日战争时期参加革命战争的有功人员,一级授予中国工农红军改编为八路军时的旅级和相当于旅级以上干部;解放勋章授予在解放战争时期参加革命战争的有功人员,一级授予解放战争时期军级以上及其相当干部。1980年4月,由朱德夫人康克清捐赠军事博物馆。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毛泽东授予贺龙的元帅军衔命令(第1号) 年代:1955年9月23日尺寸:长28.4厘米、宽20厘米质地:纸

  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毛泽东授予贺龙的元帅军衔命令。由贺龙夫人薛明捐赠军事博物馆。

  我国第一颗氢弹和第一颗空投原子弹模型

  1967年6月17日上午,一架小型战机在新疆罗布泊上空投下降落伞,当降落伞下降至距地面约3000米高度时,伞包爆炸,伴随着巨大响声,空中升腾起蘑菇云——中国第一颗氢弹爆炸试验成功!这是我国1966年12月28日在102米高的铁塔上成功地进行了首次氢弹原理试验之后仅5个多月进行的一次用飞机空投的氢弹空中爆炸试验。实验的成功标志着我国核武器发展方面的又一次飞跃,我国核武器的发展进入了新阶段。氢弹又称“热核武器”,它是一种利用氢元素原子核在高温下聚变反应于瞬间放出巨大能量起杀伤破坏作用武器,就其原理来说,它应该叫“三相弹”,即裂变引发聚变,聚变释放出的中子诱发出更剧烈的裂变。氢弹爆炸时,作为引爆装置的原子弹首先爆炸,产生数千万度高温,促使氘氚等轻核急剧聚变,放出巨大能量,形成更猛烈的爆炸。

  战略导弹问世前,空投是人类把原子弹用于实战的唯一方式,在广岛和长崎爆炸的2枚原子弹即为实例。1965年5月14日和1972年1月7日,中国先后两次成功实施机载核弹“空爆”试验。1965年5月14日,指挥部终于下达了投放原子弹的命令。图-16轰炸机载着一枚乳白色的原子弹一飞冲天,在茫茫云海中穿行。据地面雷达测定,原子弹爆炸时,距靶心只有40米!原子弹“空爆”成功,标志着彻底打破了西方大国的核垄断,中国的核威慑能力不容置疑。

  汶川地震抢险救灾战士写在挎包上的遗书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04秒,曾经宁静祥和、秀美如画的村庄被撕裂出了一道道口子……多少家庭的命运在此刻改写,又有多少故事从汶川这片土地上走入了中国人的心里,牵动着国人的心跳节拍。

  左图:空中看地震后的汶川县映秀镇。  右图:重建后的汶川县映秀镇。

  左图:2008年6月18日拍摄的四川省汶川县绵虒镇震后临时安置点(新华社记者海明威摄)。

  “辽宁”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