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本论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我有个小公司,挣得不多还挺累。有天幸福来敲门,被一家上市公司看中了,想收购它。为了能把公司卖个好价钱,我向该上市公司狠狠吹嘘了一番,说我的小公司成长性极高,两年翻番云云。 上市公司倒也爽快:行,就按你说的价格。不过,接下来三年,每年赚多少你得给我保证,没赚到你赔给我。
OK,成交。 这个每年赚多少就是业绩承诺,达不到承诺我得补差额给上市公司。 这样一来,我的小公司换成了真金白银或上市公司的股权,即使兑现不了业绩承诺,要补偿给上市公司,只要二级市场不出现特别大的波动,业绩补偿和股价之间也有一定空间,补偿之后,我还是能赚钱的。 如果我更坏一点,和上市公司勾结,定个很高的收购价,然后再给他们一点回扣,反正主导收购的这些人,持股比例并不太高,我们手拉手一起剪股民的羊毛可好? …… 呵呵,以为就你聪明?出来混,迟早要还的↓↓↓ 今天,证监会新闻发言人高莉表示,重组方不得变更业绩补偿承诺,下一步将强化并购重组的业绩承诺监管,对违法行为发现一起查处一起。 高莉表示,重组方的业绩补偿承诺是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证监会已于2016年6月17日发布的相关问答中明确,重组方不得适用《上市公司监管指引第4号——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股东、关联方、收购人以及上市公司承诺及履行》第五条的规定,变更其作出的业绩补偿承诺。 高莉表示,一直以来,监管层在并购重组审核中对业绩承诺严把质量关,重点关注其是否明确可行,是否严格遵守《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及相关规则。同时,对一些并购重组实施后,承诺完成比例低、媒体质疑较大的上市公司,证监会会开展专项检查,及时查处违法违规行为。 下一步,证监会将按照“依法、全面、从严”监管的要求,持续强化并购重组业绩承诺监管,保持监管威慑力,对违法违规事项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切实维护市场秩序,保障投资者合法权益。 以前变更业绩承诺是主流,尤其是降低整体业绩承诺补偿兑现的比例。2016年6月17日新规出来后,变更业绩承诺的上市公司减少,今年以来,只有零星几起。 最有名的是科陆电子,2017年3月3日公司发布《关于收购中电绿源45%股权中涉及承诺事项的议案》,中电绿源原股东拟变更原对中电绿源的业绩补偿承诺。对于完不成承诺的中电绿源,科陆电子宽容以待:不仅把2016年1-11月中电绿源的业绩补偿款由2280万元减至687.8万元,还豁免了其2016年11月以后的业绩承诺;又在2016年12月出资2626.78万元购买了中电绿源剩余的45%股权,把其变成了自己的全资子公司。2017年5月9日,深交所针对此事,发布对科陆电子及孙萍、周伟、蒋名规、中能国电(北京)国际能源投资有限公司的监管函。 虽然说变更业绩承诺的公司少了,但完不成业绩承诺的公司并没有减少。 有统计数据表明,去年A股共有1055起并购重组交易处于业绩承诺期,不达标的占比为11%。而2015年7月31日至今年7月31日的两年时间内,承诺期内承诺的净利润1485.91亿元,实际完成1215.98亿元(部分公司更改业绩补偿方案),完成率为81.81%,这也就意味着有超过18%的业绩承诺未能实现。业绩不达标并非零星出现。 退一步说,业绩承诺不达标,但当时大家都签了补偿协议,如果被重组方能够按照协议对上市公司进行补偿,也算是不幸中的大幸。怕就怕这种,不达标,又没得赔。 斯太尔:股东业绩承诺11.8亿仅完成1.8亿 作为斯太尔目前的控股股东,英达钢构曾经在2014年入主上市公司时承诺2014至2016年实现扣非后净利润不低于2.3亿元、3.4亿元、6.1亿元,共计11.8亿元。然而3年过去了,斯太尔总计实现净利润仅仅有1.87亿元,业绩承诺完成率不到16%。特别是2016年斯太尔实际扣非后净利润是1.23亿元,英达钢构需要向上市公司补偿差额4.87亿元。但7月29日,斯太尔公告称并尚未收到英达钢构的补偿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