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06-5-11 18:12
|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本论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DIV><FONT face=宋体 size=2><STRONG>第3题</STRONG> <br>1、 请将以下名句填充完整,并说出其作者:<br>( ),八千里路云和月。<br>(选手答不出来,正确答案为“三十功名尘与土,岳飞”。)<br><STRONG>我的点评:</STRONG>年轻人要记住在中华文化圈有很大影响的著名诗文的片段,因为岳飞的这两句词,不用动词,只用名词就概括了人的一生,很少会有这样凝练和具象的好句子。所以若干年前,台湾电视人凌峰拍了一部记录中华大地的片子,标题干脆就叫“八千里路云和月”。我知道,学术界对《满江红》的词是否为岳飞所作尚存疑点,但这些疑点仍无法构成绝对的否定判断;而《满江红》这首词和岳飞这个人联系在一起,已是不争的文化事实。</FONT></DIV>
<DIV><FONT face=宋体 size=2></FONT> </DIV>
<DIV><FONT face=宋体 size=2></FONT></DIV>
<DIV><FONT face=宋体 size=2><STRONG>第4题</STRONG> <br>1、 这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民俗风情画作《清明上河图》,请说出其作者及所在朝代,以及该画作表现的是哪个城市的景象?<br>(选手答出了“宋,开封”,却没有答出“张择端”。)<br><STRONG>我的点评:</STRONG>数年前,我和白先勇先生为了观看在上海展出的《清明上河图》原作,排了很久的队。队伍中,有白发苍苍的90多岁的老人,有生命垂危的癌症病人。大家都觉得,在这样的国宝面前,似乎只有站着慢慢排队、慢慢挪动、慢慢观看才对得起它。</FONT></DIV>
<DIV><FONT face=宋体 size=2></FONT> </DIV>
<DIV><FONT face=宋体 size=2></FONT></DIV>
<DIV><FONT face=宋体 size=2><STRONG>第5题<br></STRONG>1、 请问下列著名宫殿分别位于哪个国家:<br> 凡尔赛宫 白金汉宫 克里姆林宫<br>(选手答不出来,正确答案为“法国、英国、俄罗斯”。)<br><STRONG>我的点评:</STRONG>其实这些国家、这些宫殿,乃至这些知识,对你们来说并不重要。听了从大山深处走来的你们的歌声,再碰到这样的题目,难堪的不是你们,而是我们。</FONT></DIV>
<DIV><FONT face=宋体 size=2></FONT></DIV>
<DIV><FONT face=宋体 size=2><STRONG></STRONG></FONT> </DIV>
<DIV><FONT face=宋体 size=2><STRONG>第6题</STRONG><br>1、 请问马可·波罗是哪个国家的旅行家?他游历中国时正值中国的哪个朝代?<br>(选手答“意大利,元代”,正确。)<br><STRONG>我的点评:</STRONG>有研究者认为,马可·波罗没有来过中国。因为,他的游记中没有提到中国的茶叶和小脚;他说他亲历了攻打襄阳的战役,时间却不对;他还说自己当过扬州总管,证据也不足。但马可·波罗在游记中对卢沟桥的详细描写,似乎又非身临其境者莫办。我想,马可·波罗应该是一位好说大话的、记忆不太准确的可爱的旅行家,因为过去的旅行家一生历尽艰险,归来写书,不免带有若干夸大成分。但有一点则无可置疑,西方对于中国的兴趣,都源于这位来自威尼斯的旅行家,以及他那本不朽的游记。如今,威尼斯的马可·波罗故居里,最多的游客仍然是中国人,可见他与中国的渊源,虽经数百年而不断。</FONT></DIV>
<DIV><FONT face=宋体 size=2></FONT></DIV>
<DIV><FONT face=宋体 size=2><STRONG></STRONG></FONT> </DIV>
<DIV><FONT face=宋体 size=2><STRONG>第8题</STRONG> <br>1、普通话是以( )为标准音的现代汉民族共同语。<br>A、北京语音 B、 北方语音 C、国语语音<br>(选手答B,错误,正确答案为A。)<br><STRONG>我的点评:</STRONG>普通话的定义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现代白话文著作的历史还不够悠久,所以我们遵循其“典范”时也不要过于死板。</FONT></DIV>
<DIV><FONT face=宋体 size=2></FONT></DIV>
<DIV><FONT face=宋体 size=2><STRONG></STRONG></FONT> </DIV>
<DIV><FONT face=宋体 size=2><STRONG>第10题 <br></STRONG>1、 下列关于成语“指鹿为马”的说法中,正确的是:<br> A、故事发生在秦始皇和李斯之间 <br>B、故事发生在秦二世和赵高之间<br>C、故事发生在汉高祖和项羽之间 <br>(选手答C,错误,正确答案为B。)<br><STRONG>我的点评:</STRONG>我当时问该选手,你大概知道“指鹿为马”是什么意思吧?选手说知道,就是“指桑骂槐”的意思。我说看上去是我们在考成语,其实成语也在接受现代生活的考试。</FONT></DIV>
<DIV><FONT face=宋体 size=2></FONT></DIV>
<DIV><FONT face=宋体 size=2><STRONG></STRONG></FONT> </DIV>
<DIV><FONT face=宋体 size=2><STRONG>第11题</STRONG> <br>1、 这是欧洲某国的轮廓图,该国是文学家歌德的祖国。其中,A是该国首都,B是著名的“啤酒城”。请说出该国名称及A、B两个城市的名称。<br>(选手答“法国,伦敦”,错误。正确答案为“德国、柏林、慕尼黑”。)<br><STRONG>我的点评:</STRONG>我自己不喝啤酒,因此在啤酒城慕尼黑的狂欢节期间,整个城市没有喝醉的,除了警察和医生外,就数我这个东方人了。在一个大家都喝醉的环境里,任何清醒的人都有口难辩。“众人皆醉我独醒”的境界,并非那么美妙。</FONT></DIV>
<DIV><FONT face=宋体 size=2></FONT></DIV>
<DIV><FONT face=宋体 size=2><STRONG></STRONG></FONT> </DIV>
<DIV><FONT face=宋体 size=2><STRONG>第12题</STRONG> <br>1、 中日甲午战争后,清政府哪位大臣和日本首相伊藤博文签订了《马关条约》?马关这个地方位于哪个国家? <br>(选手答“李鸿章,日本”,正确。)<br><STRONG>我的点评:</STRONG>中国也有个地方叫马关,在云南省文山州。但日本马关是让每一个中国人难过的地方,因为《马关条约》的割让台湾、赔二亿两白银、保护汉奸等条款,实在是奇耻大辱。</FONT></DIV>
<DIV><FONT face=宋体 size=2></FONT></DIV>
<DIV><FONT face=宋体 size=2><STRONG></STRONG></FONT> </DIV>
<DIV><FONT face=宋体 size=2><STRONG>第13题<br></STRONG>1、莎士比亚四大悲剧是指《哈姆雷特》、《奥赛罗》、《麦克白》和:<br> A、《李尔王》 B、《威尼斯商人》 C、《罗密欧与朱丽叶》<br>(选手答A,正确。)<br><STRONG>我的点评:</STRONG>我们不要过于听信文学艺术史上所谓“几大”、“几大”的结论,因为它们往往是凑数凑成的,大多数都是所谓“数字陷阱”。但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却是少有的例外,因为这四部戏剧在人性和哲理的表达上的确处于最高水平。</FONT></DIV>
<DIV><FONT face=宋体 size=2></FONT></DIV>
<DIV><FONT face=宋体 size=2><STRONG></STRONG></FONT> </DIV>
<DIV><FONT face=宋体 size=2><STRONG>第14题</STRONG> <br>1、 这是一座轰动国际的建筑作品,请说出它位于哪个城市,它的正确名称是:<br>A、 卢浮宫扩建工程 <br>B、 蓬皮杜艺术与文化中心<br>C、 巴黎歌剧院<br>(选手答B,正确,但没有答出“巴黎”。)<br><STRONG>我的点评:</STRONG>起初,巴黎人接纳蓬皮杜艺术与文化中心时有很多障碍,他们真诚地表达自己的不适应;后来,他们又真诚地体验自己的适应。正因为可爱的巴黎人推崇这种创新精神,巴黎才有了艾菲尔铁塔等标志性建筑,巴黎也才能够成为国际第一文化大都市。</FONT></DIV>
<DIV><FONT face=宋体 size=2></FONT></DIV>
<DIV><FONT face=宋体 size=2><STRONG></STRONG></FONT> </DIV>
<DIV><FONT face=宋体 size=2><STRONG>第15题</STRONG> <br>1、 请听音乐,然后回答问题。(播放徐小凤《别亦难》)请说出这首歌曲的歌词出自哪位诗人的作品,并说出其朝代。<br>(选手答出了“唐代”,却将“李商隐”误答成“白居易”。)<br><STRONG>我的点评:</STRONG>古代诗人的作品变成当代流行歌曲的还不多,所以我们要记住他们的名字,否则,李商隐等人的在天之灵一定会抱怨的。</FONT></DIV>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