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伏击涨停
切换到窄版
用户名
Email
安全手机号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导航
门户
Portal
量学论坛
BBS
盘前预报
涨停预报
伏击涨停系统
牛股预报
教练天地
周末讲座
问之宝
智慧精灵
量学云讲堂
王子文汇
VIP专栏
股市快讯
股市探秘
股票公式
听课笔记
识庄跟庄
学员天地
名人传奇
特训专栏
日志
Blog
热门好贴
AI文库
最新公告
量学新人
特训专栏
视频课堂
量学博客
服务电话:400 1098 448
当月排名
年排名
涨停记录
最新公告
新人新帖
批评建议
服务电话:400 1098 448
搜索
搜索
热搜:
量学论坛
量学选股公式
小倍阳选股
量学牛股
短线炒股
地量选股
模拟炒股大赛
蓝马涨停
量学选股
长腿踩线
通达信
暴涨选股公式
预警选股公式
股票池
二号战法
黄金柱选股
凹口淘金
黄金十字架
本版
用户
股海明灯官网
»
量学论坛
›
入门与提高
›
新人新帖
›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走到政策与市场的十字路口 ...
广告载入中...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查看:
1335
|
回复:
3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走到政策与市场的十字路口
[复制链接]
mcqqq
mcqqq
当前离线
IP卡
狗仔卡
发表于 2019-2-5 16:32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本论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
[size=0.8]在补贴推动产业走出第一步之后,政府不应该继续干预技术路线的选择,新能源汽车产业将经历阵痛,迈入大浪淘沙的时代
[size=0.8]《财经》记者王斌斌李皙寅陈亮|文施智梁|编辑
[size=0.8]无论是全球还是中国,汽车产业正处于关键时刻,车市不再增长,需求进入寒冬,技术革命也在倒逼这个百年行业。作为世界第一的汽车产销大国,中国也在2018年经历产业震荡,全年汽车销量2808.1万辆,同比下降2.8%;但相对而言,新能源汽车在2018年销售125.6万辆,是为数不多保持增长的领域。
[size=0.8]在2019年1月举行的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2019)上,理事长陈清泰将电动汽车称为新一轮工业革命的标志性、引领性产品。它是智能交通、智慧城市的基本单元,是把绿色能源、智能电网、新一代移动通讯、共享出行连接在一起的节点,从而推动能源革命、信息革命、交通革命和消费革命,重塑未来的愿景。
[size=0.8]陈清泰曾担任第二汽车制造厂总厂厂长、国家经贸委副主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党组书记,深度参与中国汽车产业的实践操作和宏观政策制定。1月15日下午,陈清泰接受了《财经》记者的专访。在两个多小时的访谈中,陈清泰阐述了政府为何必须成为新能源汽车发展的第一推动力,并且进一步厘清中国选择“纯电路线”的前因后果,他坦言,这个抉择冒了很大的风险。
[size=0.8](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理事长陈清泰。图/百人会)
[size=0.8]但政策需要不断调整,在补贴推动产业走出第一步后,政府不应继续干预技术路线的选择,让多种技术路径相互竞争。新能源汽车产业将经历阵痛,迈入大浪淘沙的时代,最终会有强者脱颖而出。同时政府要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助力企业能主动选择去联盟、并购或退出。
[size=0.8]新能源汽车的正外部性,要求政府成为第一推动力
[size=0.8]《财经》:从历史进程来看,汽车业正面临巨变,行业发展的内在需求已在孕育当中,但爆发点在哪?
[size=0.8]陈清泰:自1886年汽车诞生后,内燃机就是标志性技术,作为移动动力,被誉为改变世界的机器;经过百余年演进,变得十分精密。
[size=0.8]然而,进入新世纪后,两大痛点促使汽车业迎来全新的革命:一、风电、光电、水电可再生能源发展迅速;二、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网蓬勃发展。
[size=0.8]与二者快速发展相比,汽车就显得如此落后:既不清洁,有碳排放及污染物排放;也不聪明,四肢发达头脑简单,每年都有大量的人死于汽车导致的交通事故;还会引起交通堵塞,伴随车辆保有量增加,交通效率在降低。
[size=0.8]换一个角度来看,汽车革命同时,也带来交通、能源、信息化革命,比如5G的第一个大规模应用场景就是智能化汽车,它将改变城市交通结构,给智慧城市打下基础。
[size=0.8]再看中国,加入WTO后,国内汽车消费增速极快,但我国政策研究人员的忧虑一直萦绕在心头——未来能源安全问题。伴随汽车保有量增加,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迅速提升。
[size=0.8]为此,我就提出13亿人要圆个人出行机动化之梦,必须要依靠电动化。2008年奥运会期间,我们开启了示范性应用。到了2009年推出十城千辆计划。那时中国雾霾极其严重,促使新能源汽车发展走上了快车道。
[size=0.8]十年前为应对全球金融危机,国家很快启动了刺激经济发展计划。时任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召开座谈会,我提出应该乘机培育新的产业直接支柱,推进产业结构升级,就罗列了几个,比如新能源汽车、信息产业等,后来经反复研究确定了七大战略性支柱产业,把它上升到了国家战略。
[size=0.8]《财经》:在发展新能源汽车过程中,政府补贴应该起到怎么样的作用,补贴过分可能扭曲市场竞争,不补贴可能就没有动力,补贴的度怎么把握?
[size=0.8]陈清泰:产业的技术变革原本是技术进步和市场推进的过程,不需要政府干预,比如数码相机替代彩色胶卷,没有人管,过来了,智能手机替代功能手机,没有人管,也过来了。这些过程很平稳,有些企业,包括一些巨大的企业垮掉了,社会上没有太大震动。
[size=0.8]但是汽车动力技术的变革,不仅在中国,政府是第一推动力,在美国和欧洲,国家都是第一推动力。这是因为电动化有很强的正外部性,一个是大量减少碳排放,这是最大的全球最关注的正外部性;对中国来说,能源结构的改变是非常大的正外部性;第三个,就是电动基础之上的信息化、自动化,可以实现与未来是对接。
[size=0.8]这些外部性无法转换成企业的直接收益,但社会对此有迫切的需求。因此,政府为获得这些正外部性,成了第一推动力。如果按市场自行发展,可能20年、30年后也会做到,但时间太长。《巴黎协定》摆在那里,在环境问题上,时间太紧迫了。所以奥巴马上台之后,就首先提出了插电式电动汽车,比中国的战略还早。
[size=0.8]也就是说,强正外部性最后迫使政府成为第一推动力,但第一推动力是什么?就是推动一下,能让它启动了,能自己走下去。到了大浪淘沙阶段,就慢慢退出了。所以在后续过程中,非常重要的是,政府不要干预技术路线。
[size=0.8]选择纯电动路线冒了很大风险
[size=0.8]《财经》:我们还是做出了选择,在技术路线的选择上,当时有过怎么样的争论和反复?
[size=0.8]陈清泰:汽车动力技术电动化一直是业内的追求,但储能电池一直达不到汽车应用的要求,后来就转向了氢燃料电池。进入新世纪,科技部新能源汽车研究项目取得突破,锂离子电池电动汽车发展前景显现。实际上我国在储能电池领域积累较多,更合适优先发展,比亚迪(002594)先行,选定以磷酸铁锂为储能电池的主要技术路线,在北京奥运会进行了实验性运行。
[size=0.8]中国是主动选择的纯电动,开始的文件讲新能源汽车,实际工作上我们认定的是纯电动,不是一般的混合动力,后来加入了插电式的混合动力。2009年3月我还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向政府递交了几份报告,建言培育新的产业增长支柱,“加快我国电动汽车产业化刻不容缓”;2010年国家确定将发展新能源汽车上升为国家战略。经过近三四年的启动阶段,多数车企坚定了发展电动汽车的决心,将其上升到发展战略。
[size=0.8]《财经》:是不是可以认为,现在这场“纯电动”汽车革命是中国掀起的?
[size=0.8]陈清泰:这其实冒了很大风险,因为2010年前后各主要汽车生产国和巨型汽车公司,认为电动化主要路线是氢燃料电池,不是储能电池,还不到产业化阶段。实际上我们做出选择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中国的氢燃料电池技术相对落后,但在储能电池上有优势。
[size=0.8]现在来看,把储能电池作为主要路线,我们这个押宝还是押对了。当时的企业动作并不算快,燃油车大赚其钱,为什么一定要转?心里是犯滴咕的,企业只是半信半疑地跟进。当时一般都是逆向设计,把传统燃油车改装一下,出来后也能开,但整个水平比较低。这个时候外国人更不看好,对此不予理睬,他们做他们的。
[size=0.8]真正启动的时间点是2014年,国家政策逐渐落实,包括补贴等。在中国政府强推动下,进入第二轮后,企业开始正向设计,整个产业开始提升信心,新进入者开始心动了,随着产品质量提升,社会的接受程度也在上升,国外企业开始从不予理睬转为关注。
[size=0.8]2016年出现了标志性的变化,六七个国家开始激进提出“禁燃”,最激进的是北欧国家。那年法兰克福车展上,奔驰、宝马、大众等主流车企开始提出要向电动汽车转型。车企坦言是受到了中国的影响。
[size=0.8]中国的汽车销售量市场占有率在全球提高很快,2009年已经超过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大市场;2015年接近2500万辆,占全球的四分之一。全球各大汽车公司都在中国有合资,中国转型,如果它们不转,那将来一定会丢掉市场,所以要跟随。
[size=0.8]《财经》:中国市场有很强推动力,但如何影响全球汽车市场,车企做出的电动化战略也是全球性的?
[size=0.8]陈清泰:外国政府也有来自《巴黎协定》的碳排放压力。2017年,欧盟对汽车碳排放做了更加严格的要求,2025年轻型车碳排放要减少15%,2030年减少30%。
[size=0.8]这个指标内燃机技术非常难达到,勉强做到就是高成本。为何堂堂大众公司会排放造假,三菱也造假,就是因为扛不住成本。这种高要求就是倒逼企业向电动化转型,索性干脆转向清洁能源。转型的过程就是这样倒逼过来的。
[size=0.8]幸运的是,中国提前了十年。弯道超车这个说法不好,实际上我们是换道先行。
[size=0.8]作为第一个搞纯电动汽车的国家,中国吸引了大量国际人才,吉利、上汽以及蔚来、小鹏等很多造车新势力,都是国际化的研发团队。一些企业还在国外布局研发机构,与国内配合协同创新。与燃油车相比,电动汽车的研发能力和水平上了一个大的台阶。
[size=0.8](图/视觉中国(000681))
[size=0.8]在燃油车我们赶了四五十年进不了先进行列,但在电动化领域,我们提前了十年。没有国外企业的经验做借鉴,没有国外的伙伴可找,没有国外现成的零部件可买,倒逼中国企业实现了开放条件下主要依靠自主创新的大转型。
[size=0.8]纯电重要但不唯一,需用支持性政策替代补贴
[size=0.8]《财经》:中国力推纯电路线,是希望在自己有优势的地方做起来,在混动和燃料电池方面是落后于国外的,假设当时提出的是“零排放”的概念,中国企业是否会引进并依赖外国技术?
[size=0.8]陈清泰:中国在汽车产销上是一个超级大国,在大的技术变革中已经不起失败,所以各种技术路线都要做认真的工作,在推进储能电池电动车的同时并没有放松燃料电池技术进步。最近燃料电池再一次受到舆论的重视,这是完全正常的,绝不是什么纠偏。
[size=0.8]另外,大家要理解,纯电动是非常重要的技术路线,但不是唯一的。
[size=0.8]《财经》:欧阳明高院士也提出,“禁燃”不是“禁内燃机”;全面“电气化”不是全面“纯电动化”,很有价值。
[size=0.8]陈清泰:万钢副主席在《人民日报》上的文章发表后,也引起了很大反响,有些人的理解有点偏,好像我们放弃了储能电池转向燃料电池,实际上将来的电动化是储能电池、燃料电池并存,不同应用场合可以有不同的选择。近年我国燃料电池也有很快的进步,需要尽快地跟进。
[size=0.8]《财经》:但补贴是有标准的,或者说,某些产业政策本身就是一种技术路线的选择。
[size=0.8]陈清泰:一些发达国家和我们的表述上有微弱的差别,但这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差别,它们很少提电动汽车,提的是“零排放”。英国去年发布的是《零排放之路》方案。“零排放”、“超低排放”表达的是政府政策要达成的结果,以怎样的技术来实现,政府不干预。我们的表述很直白,“电动汽车”,实际上也应该包括插电式混合动力等。
[size=0.8]《财经》:中科大孙金华教授研究了很多新能源车的自燃事件,政府以高能量密度为补贴标准,但优质产能不足,一些企业以次充好,之后是否应该取消或者弱化能量密度这个单一维度的标准?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catwyf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显身卡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Copyright © 2008-2023
股海明灯官网
(https://www.178448.com)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5
|
京ICP备1802043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