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眼镜梳理1222
1、智能眼镜行业概况
板块表现与产业趋势:本周智能眼镜板块表现可观,核心原因是豆包视觉理解模型发布,该模型可匹配 AI 眼镜应用场景。今年,国产 AR 眼镜品牌陆续发布,行业参与者众多,呈现出百花齐放的态势。在此产业趋势下,军工及渠道相关眼镜标的面临新的发展机遇。
市场渗透率较低:今年全球 AI、MR 眼镜出货量约 600 多万台,其中偏轻量级的音频加 AI 眼镜出货量约 300 万台。对标传统眼镜,渗透率不到 0.1%;对标无线耳机,渗透率约 1%。由此可见,行业处于发展初期。
2、智能眼镜功能分类及特点
:对应无线耳机,在普通眼镜镜架上增加音频功能,可实现接打电话、听提示音、播放音乐等。国内最早出现的音频眼镜品牌是华为的一款智能眼镜,可理解为传统眼镜加 TWS 耳机。
:随着 AI 大模型的发展,AI 功能与眼镜本体相结合。例如李未可的初级眼镜为音频加 AI 形态,定价 699 元,处于该类型眼镜的主流价格带。
:在镜框基础上增加摄像头,能使 AI 能力更强大。如 meta Ray-Ban 是 AI 加摄像头功能眼镜的代表,其第一代无 AI 功能,销售情况一般;第二代则是全球唯一放量的 AI 眼镜典型代表作。
:常见应用场景为观影和娱乐,但其便携度不如 AR 眼镜。市面上销量较好的 AR 眼镜有国产的雷鸟、Rokid、魅族等,这些产品价格相对较高,重量较重,携带不太方便。
:智能眼镜价格因功能而异。最便宜的如李未可音频加 AI 眼镜约 699 元,Read Meta 音频加 AI 加摄像头眼镜约 299 美金(折合人民币两千多元),附带 AR 功能的眼镜如魅族、雷鸟的产品定价约 2500 元左右;近视人群佩戴度数的镜片需额外收费,几百元到上千元不等。
:主流 AR 眼镜有两种技术路径,一是 BB 模式,多数国产 AR 眼镜采用;二是光波导模式,如 meta 新发布的 meta Quest,其镜片与原本机器镜片可融合,形态接近普通眼镜,但成本高,短期未量产。
:AI 眼镜放量核心源于 meta Ray-Ban 产品的诞生,2024 年销量预计突破 200 万台。其成功原因包括美观舒适、可替代无线耳机、拍照录像分享方便、可一键直播以及具备 AI 属性等。
:meta Ray-Ban 产品续航较短,需携带眼镜盒实现长时间续航;后续可在保持美观度和不增加体积的前提下,增加显示功能,需平衡重量与性能。
:AI 眼镜依赖终端验配服务和渠道销售,伴随 AI 大模型的崛起和迭代,有望快速破圈;AR 眼镜专注显示功能,需光学组件轻且稳定才能起量,目前成本和重量较高,暂不具备规模化量产条件,但增长空间大,结合 AI、MR 技术前景值得期待。
:短期 1 - 2 年内,AI 眼镜可能成为消费者的 “第二副眼镜”,会带动眼镜更新频次和周期缩短;从长远看,若所有眼镜都智能化,按不同渗透率和市场主流均价测算,行业空间可观。
:一是创新型科技公司,如 AR 四小龙等,力求在 AI 眼镜领域实现突破;二是传统及互联网巨头,如华为、小米等,有一定 AI 眼镜布局,可延展眼镜生态,增强用户粘性;三是传统眼镜制造商和硬件厂商,如博士眼镜等,与智能眼镜品牌合作。
:明年国内还有重磅产品发布,行业呈百花齐放态势,处于供需两侧共振发展阶段,供给端技术不断迭代,需求端有庞大近视人群基数。
:作为全国头部眼镜渠道连锁品牌,可为 AI 眼镜提供验配及线下销售渠道。全国门店约 500 多家,年初开始与智能眼镜厂商合作,约 100 家门店铺设智能眼镜专柜,合作品牌众多,还与雷鸟合资成立公司,预计明年有新产品落地。
:国内领先的国产镜片品牌,在眼镜生产制造和离焦镜方面实力强劲。在小米有品平台售卖与小米合作的智能眼镜,具备简单音频加 AI 功能,还在布局演示光行业前瞻性技术。
:国内定制化能力最强的镜片制造厂商,产品折射率范围广,自有品牌和定制化镜片收入占比提升。成立研发和服务中心,与美国头部企业签订研发项目和采购订单,后续会配合客户研发和定制生产。
:此前主要从事力量型健身器材业务,是国内代工厂龙头。今年年底新园区投入运营,产能将提升 2 - 3 倍。通过与李未可成立合资公司,布局智能运动健康领域装备,有较大发展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