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本论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中国债券市场稽查风暴仍在持续,继[color=#000 !important]万家基金邹昱、[color=#000 !important]中信证券(行情 股吧 买卖点)杨辉之后,又一名货币市场的“明星人物”落马。 这回是[color=#000 !important]嘉实基金四届“金牛奖”得主吴洪坚。
不过,有关吴洪坚具体涉案金额、事实,目前尚未有更进一步的消息透露。
5月29日,知情人士透露,就在上周末,嘉实基金现金管理部总监吴洪坚被警方带走协助调查,这位2013年年初刚获晋升的债市昔日明星基金经理,最终可能倒在代持、丙类户等债市灰色地带的非法交易上。 过去一个月,在警方、审计署和监管机构多方联合掀起的债市稽查风暴中,金融机构内部人如何利用债券代持、丙类户交易等债市配套制度尚不完善之处,实现利益输送和权力寻租的故事被广为人知。 “偶像派”的倒下:一年内曾把50亿做到250亿 吴洪坚被嘉实基金高层视为“不可多得”的人才。 公开资料显示,吴洪坚为清华大学工学硕士,加入嘉实基金固定收益部之前,曾任职于[color=#000 !important]中国银行(行情 股吧 买卖点)交易中心(上海),从事人民币固定收益投资及交易等工作。 2005加入嘉实基金掌管嘉实[color=#000 !important]货币基金,短短五年时间,吴洪坚展示了其过人的才华,曾在短暂的一年内,将嘉实货币基金规模从50多亿元做到250多亿元,吴本人也连续四年拿下“金牛奖”殊荣。 吴洪坚曾在2006年5月至2010年3月间担任嘉实货币基金基金经理,在三年多的任职期间,其掌管的[color=#000 !important]嘉实货币A(基金 净值 基金吧)回报达11.8884%,高于同类基金10.1%的平均回报,其间吴也曾短暂兼任嘉实超短[color=#000 !important]债基金基金经理。 嘉实货币基金2010年年度报告显示,截至2010年末该基金份额净值为1.0000元;报告期基金份额净值收益率为1.9870%,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为0.3600%,报告期基金份额净值收益率超越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1.627个百分点。 中国证券报曾将吴称为“偶像派”基金经理,称赞其拥有少见的古铜色英俊面孔和挺拔身姿,言谈举止温文尔雅,而在接受采访时,吴也阐述了他的投资理念:“只赚安全的钱”,“基金管理是一项长跑运动,我们要做长跑冠军。” 吴洪坚如是阐释他的[color=#000 !important]投资策略——在投资策略上,要坚持安全性第一,其次是流动性,最后才考虑收益。因为对任何一个基金产品来说,首要的是要永久的活下去,然后才能考虑怎样活得更好。 然而,“稳健”或许只是个招牌。熟悉吴投资风格的人士告诉记者,吴洪坚典型的交易风格,乃是在频繁交易中觅得机会,其交易频繁的风格也常为其同事所不解,“但谁都知道,人家的成绩就是好。” 上述知情人士透露,2013年前后,吴洪坚曾从嘉实短暂去职,此后,嘉实又不惜代价将其重新召回,并为吴洪坚本人单独设立了一个部门——现金管理部,主要负责现金类产品的投资管理及产品研发,四届金牛货币基金掌门吴洪坚亲自担任总监。 今年3月份的一份宣传[color=#000 !important]材料(行情 专区)中,嘉实基金现金管理部推出的一款“嘉实理财宝”的短期[color=#000 !important]理财产品,据介绍该嘉实理财宝7天[color=#000 !important]银行(行情 专区)间市场正回购融资杠杆上限为基金资产的40%,这个比列高于同类基金及货币市场基金20%的上限。 嘉实基金不惜代价重新找回吴洪坚有它的理由。公开资料显示,在固定收益交易方面,嘉实基金在银行间债券交易量2008年以来排名[color=#000 !important]基金公司第一,占全部基金公司银行间市场交易量的1/5. 监管核查风暴继续 2013年掀起的这一轮债市核查风暴中,券商、基金和商业银行固定收益部人士成为债市灰色利益链的“重灾区”,金融机构内部人通过代持、丙类户利益输送牟取暴利的故事反复上演,让人见识到了债市真正的“高富帅”是怎么玩的。 早在[color=#000 !important]2012年初,财政部北京专员办申杨就撰文直指债券代持业务的灰色交易链:债券持有方通过购买债券→委托代持→获取资金→再购买债券→再委托代持循环,可快速放大资产规模提高投资杠杆;而代持也成为货币基金经理规避债券久期限制,提高投资收益率的工具,更是其兑现浮盈浮亏,调控会计利润的重要手段。 申杨建议金融监管机构尽快出台政策,规范债券代持业务:一是要求债券代持双方签订书面协议,保障双方权益和增加代持到期时协议的执行力;二是,明确债券持有规模,将代持债券和直接持有债券合并计入持有债券的规模;三是取消代持债券的市场交易,改为在中债登备案。 进入2013年4月份,国家审计署、公安部门和监管部门多方联合发起的债市稽查风暴,让金融机构噤若寒蝉,包括[color=#000 !important]浦发银行(行情 股吧 买卖点)在内的多家银行表示银行内部已经禁止“债券代持”业务。 5月14日,中国外汇交易中心下发《关于进一步规范关联交易有关事宜的公告》明确,同一金融机构法人的所有债券账户之间不得进行债券交易,10天后,中央国债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简称“中债登”)重申上述规定,并加以补充——不得通过第三方过券方式逃避上述监管要求,一旦发现有逃避监管的行为发生,中债登将通知相关成员进行反向退回结算,并上报人民银行。
监管风暴下的债市投资思考 从3月28日银监会出台8号文开始,一系列债市监管政策接踵出台:4月25日中债暂停券商、信托、基金专户等乙类户开户、5月8日暂停丙类户买入、5月9日停止银行理财和自营户之间的交易、5月14日停止券商、基金、[color=#000 !important]保险(行情 专区)内部投资组合之间的交易,加上之前证监会拟限制[color=#000 !important]债券基金杠杆40%上限,这套政策组合拳将“监管风暴”引向深入。 在人民币[color=#000 !important]利率市场化和金融脱媒的大背景下,近年来社会融资结构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同样,债券市场投资者的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债券市场尤其是信用债券市场的投资模式发生了重大变化。 理财类产品的成本较高,需要更高收益率的债券,而对于[color=#000 !important]利率短期波动不敏感。加上信用风险体系还不完善,债市的零违约强化了刚性兑付的预期,市场风险意识淡漠,机构为了逐利,资金池、代持养券等操作成了普遍现象。信用债一级市场出现了一票难求的局面,给利益相关方带来了寻租的空间。 随着监管政策的逐步落实,投资者行为模式将发生重要变化。信用债市场将告别过去高收益+高杠杆的粗放模式,逐渐回归固定收益投资的本质。各家机构将更加重视从投研能力方面提高投资组合的管理水平,以获取超额收益。这将对完善债券定价体系有重要意义。 债券投资价值将回归基本面。经济增长、通胀、财政和货币政策等因素将决定宏观基本面,而行业前景、企业竞争力、财务报表状况将决定信用债的相对价值。市场将重塑利率曲线、信用利差的结构,其核心是建立完善风险定价机制。对于不同行业、不同资质公司的定价将逐渐分化,未来政策保护的色彩逐渐淡去,实质性违约可能来临,做好准备的机构将受益。本届政府推进改革的决心很大,相信不久信用债实质违约会发生,中小企业私募债尤其需要关注。因此对于信用债投资的要求将越来越精细化。 债市监管规范是为了发展和创新。短期内,金融脱媒化会收缩,影响到部分企业融资,可能对经济预期产生负面影响。但在当前经济弱复苏和结构转型的大背景下,引导企业融资成本下降是政策方向,大量资金在实体经济投资机会不多时,仍以债券为较佳的方向。近期债券下跌过程中,中高评级、中长期限债券的承接力度很强,迅速收复失地。我们对中国债券市场的前景依然比较乐观。(新闻晨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