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广告载入中...
查看: 404|回复: 3

假如没有IPO财务核查:73家IPO公司撤退真相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6-4 10:45 |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本论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5月31日晚上9点,IPO企业财务核查风暴终于拉下了申报之闸。经过核查风暴洗礼之后,原本处于核查范围的近900家拟申报IPO的企业数最终减少了近270家至622家。

  “这个结果大致让人满意。”6月3日,一位接近监管层的知情人士透露,此次财务核查的主要目的之一便是解决IPO“堰塞湖”,近三成的主动撤单数,缓解了这一难题。


  “中国建材主动撤单或由于‘大扩张致双高’。”市场有传言称。而京客隆在2011年10月回归被否后此次又再次铩羽。对此,京客隆解释,“因国内经济增速放缓,行业经营环境处于低谷徘徊时期,同时本集团[color=#000 !important]2012年
盈利明显下降,且本公司近期股价低于每股净资产值”,决定“不再继续推进发行A股事宜。”

  但让市场颇觉意外的是,在最后一个礼拜中,尚未递交核查报告的78家拟IPO企业中有73家企业选择主动撤单,而两家H股回归企业中国建材、京客隆也名列终止名单之中。

  事实真的如此吗?

  “交不交自查报告,在最后一个礼拜,对于未申报企业而言实际上是一场与监管层政策,同时也是与别的未申报自查报告的企业间的博弈。”一位最终选择撤单的拟IPO企业中介机构负责人士向记者透露。

  107家企业的博弈

  截至3月31日,这107家尚未递交核查报告的拟IPO企业便已明白,在5月31日是否递交核查报告,并不仅依赖于报告能否如期完成,更重要的是其他企业递交报告的情况。

  据证监会抽查规定,4月初将对在此前申报核查报告的近610家企业抽取30家企业进行财务抽查其后在6月7日,将对剩余申报自查报告的107家企业进行第二轮抽签,抽取10家进行抽查和现场核实

  “按常规规则,应确定的是抽查比例,而不是具体抽查家数。”有投行人士向记者表达了对此抽查方案可能引发漏洞的担忧,如果申报的基数很小,被抽中的可能性更大。

  而截至5月31日晚9点,这107家企业最终完成申报核查报告的仅13家,这也意味着要在这13家中抽取10家核查,中签率超高。

  据记者了解,在最后5天中,申请撤销[color=#000 !important]材料(行情 专区)的公司数达73家,也就是说此次撤销材料潮中,有近八成的撤销材料企业是在最后期限前后才作出的选择。甚至直到期限前夕的5月30日,递交材料的企业才9家。而在最后一天晚上9点之前,包括EMS、金龙精密铜管集团,宁波精达成形装备等在内的四家企业才递交其核查材料,最终使上报企业达到13家。

  上述中介机构负责人士透露,这些企业中大多数自查报告皆在规定时间内制作完毕,而其之所以选择“惜报”,其原因在于对“抽查”的恐慌。【{:soso_e141:}可以想见,中国上市公司的财务报告是多么地不靠谱,这么一副德行还敢到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的证券市场上去捞一把,真是不自量力,把中国股民当傻瓜也就算了,真的把老美老欧也当傻瓜,也真是目中无人,目中无法了。无法无天的甜头,真是尝得太多了,利欲熏心,私欲凌驾于法与规则之上,还没人管得了了哈。】

  “早在申报报告之前,我们便获悉申报自查报告的情况。”上述机构负责人士坦言,“当时心理预期是,能有30家以上企业上报自查报告,那么我们就按时上报。”

  但当距最终期限仅一个礼拜时,该机构人士获悉此前申报的企业仅8家,而在5月31日当天上午,这个数字的增量才仅多了一家。【{:soso_e110:}博弈的嘴脸,太熟悉,太常见了。在中国,赌的就是法不责众,谁也不想做出头鸟,躲过风头就万事大吉。{:soso_e138:}】

  “这13家企业中,除了EMS等几家已过会企业外,大部分也同样如金龙精密铜管集团、宁波精达成形装备等已进入了预披露程序的企业,在此时放弃IPO则太不划算,无论如何都会拼一把。”上述机构负责人士透露。

  惧怕“抽查”绕道“曲线救国”

  或许许多人难以理解,既然已完成了企业财务核查,为何惧怕“抽查”,甚至不惜“终止”IPO呢?

  “IPO发审和财务抽查标准并不是一个层级上的。”上述知情人士透露,发审是基于招股书审核,而核查则是对招股书背后的数据来源进行核实“招股书数据往往不是由中介投行人员亲自考察得证,而核查报告则是对其有关数据来源的详细考证”,这将很难保证不出问题。其次,抽查还将采用由抽查人员去企业现场办公的方式进行考证,之前的中介人员在自查过程中,稍有不慎,便可能出问题。【发审,就是由拟上市公司的招股书说了算,说黑就是黑,说白就是白,发审委就是“阅”一过。核查才是真格的审查审核,把马甲脱掉,下面的粗制滥造就要露馅了。{:soso_e143:}

  此外,企业之所以选择“惜报”,还有一个重要因素在于监管层留下了“救国曲线”。

  早在财务核查启动之初,监管层便坦言,“不会强制IPO撤单,但鼓励撤单。”而主动撤单企业在再次申报IPO时,可以享受“绿色通道”,再次申报不需要再等半年限期,仅需再启动新股申报程序即可。

  “此次财务核查主要是针对2012年年底前申报的企业,而此后申报IPO的企业,将不必参加核查,自然也不在抽查之列。”上述知情人士透露,虽然新上会IPO企业申报时,必须附上财务自查报告,但报告不必参加“抽查”,仅是多了一份附录材料而已。

  “企业不怕自查,怕的是抽查。”上述机构负责人士透露,此次对抽查企业颇为严厉,对在抽查中发现有问题的企业必要时不仅给与重责,甚至将动用司法机构程序,而以往即使发审时有企业有不符合规定的问题出现,也仅是申请结果不予通过。【自查谁怕,这不是废话吗,自己当自己的法官裁判,还不向着自己?{:soso_e144:}原来IPO财务审查就是一次突击运动,不是常规性的,难怪交自查报告的这么少,何必那么傻,自己撞到枪口上?避过了这阵风头不就得了吗?】

  “大部分选择撤材料的企业都是在IPO初级阶段,不但避过了抽查,在此轮抽查结束后,补充好2013年的中报便可择期上报,还可能享受到‘绿色通道’,唯一损失则是较小的时间成本。”上述机构负责人士透露。

  此次“终止”审查的中国建材或许也同样源于此因。日前有消息称伴随中国建材“终止”IPO是缘于“联合重组”带来的高负债和高商誉风险。

  “这或只是表面现象。”上述机构负责人士透露,对央企而言,高负债和高商誉风险并不少见,就以往的案例而言,并没对其IPO造成影响。据中国建材2012年一季报,其总资产为1723亿元,总负债为1341亿元,净资产为382亿元,而其资产部分更包括112亿元的存货,103亿元的无形资产和152亿元的商誉。而此时,其商誉就已达40%了。

  “中国建材怕的也同样是被抽查到的细则问讯,或许发审委对其高负债和高商誉风险可以理解,但对抽查原始数据来源的追溯,则恐怕难有托辞。”上述机构负责人士坦言。


    试想,如果监管部门没有启动IPO财务核查,休说是中国建材,像神舟电脑这样已过会但再次被发现问题的企业恐怕也不会被终止审查。如果其拿到了核准发行的批文,针对相关问题,发行人与保荐机构等大可像[color=#000 !important]隆基股份(行情 股吧 买卖点)那样采取“措施”蒙混过关,留给市场的又将是一家问题公司。而且,如果不启动财务核查,IPO堰塞湖的压力不可能“被缓解”,也不可能有多达269家企业终止审查,尽管个中或许有某些企业会被发审委否决,但能够“混”进市场的企业肯定大有人在。从这个角度上讲,启动IPO财务核查,其最大的意义是将诸多不符合条件的企业“清除”出局。当然,有了此次核查,今后亦能对相关企业与中介起到一种警示作用。  IPO财务核查虽然像“过滤器”一样对在审企业筛选了一次,并且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从监管部门到在审企业以及相关中介等,所耗费的人力物力财力显然也不是小数目。尽管这亦是市场监管前移的举措,但亦是被动地应对在审企业的包装粉饰行为。笔者以为,监管部门“自发”地启动财务核查的举措,应该转变为发行人与中介机构的“自觉”行动。在这一切的背后,当然离不开对于违规行为的严惩与严厉处罚。{:soso_e185:}(每日经济新闻)


发表于 2013-6-4 16:39 |
谢谢分享。
发表于 2013-6-4 16:40 |
谢谢无私分享。辛苦啦!
发表于 2013-8-17 17:23 |
谢谢分享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15-1-1 15:37 |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股海明灯官网 ( 京ICP备18020431号 )

GMT+8, 2024-11-13 09:12 , Processed in 0.114428 second(s), Total 16, Slave 14 queries , Gzip On,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01-2024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