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广告载入中...
查看: 2350|回复: 28

中国股民为何身心都不健康?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11-12 11: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本论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中国股民为何身心都不健康?
2013年11月11日 15:12  作者:肖磊  


   
  
  文/新浪财经专栏作家 肖磊[微博]
  如果我们仔细关注那些在投资领域取得成功的人,其实他们更在乎心理成长,这种心理成长主要是对理念的理解,对社会的认识,而非对确定事物的等待。中国有很多追逐价值投资的人,这些人未必是最赚钱的,但至少体现了很多毅力和耐心,不至于在预期总是波动的投资市场,长期处于压抑状态。这样的投资者反而更容易抓住机会,形成良性循环。
中国股民当中只有40%的人拥有正面情绪,60%的股民均有不同程度的疲倦、烦躁、淡漠、孤独、多疑、沮丧、自卑等情绪,其中1.7%的股民有轻生念头。  中国股民当中只有40%的人拥有正面情绪,60%的股民均有不同程度的疲倦、烦躁、淡漠、孤独、多疑、沮丧、自卑等情绪,其中1.7%的股民有轻生念头。
  2011年的时候,中国医师协会等几家比较权威的机构联合对中国股民做过一个调查,结果显示,中国股民当中只有40%的人拥有正面情绪,60%的股民均有不同程度的疲倦、烦躁、淡漠、孤独、多疑、沮丧、自卑等情绪,其中1.7%的股民有轻生念头。变坏的趋势似乎并未减弱。
  不止如此,被调查者中有74%患有颈腰椎病、脂肪肝、肥胖症、心血管疾病、胃肠溃疡以及糖尿病等疾病。实际上这一调查并未引起重视,因为对于中国股民来说,情绪低落似乎是一个再也普通不过的事情,在大部分股民承受着不同程度的亏损时,情绪不可能呈现正面。至于身体呈现出来的疾病,似乎都不以为然,并未认为仅仅是炒股所致。
  中国资本市场已发展多年,上游提供投资产品的市场被精英占据,处于财富分配的塔尖,处于金字塔底部的投资者并未与塔尖的精英一起成长,更多的时间里处在一种附属和被利用的角色当中。炒股等投资并非一个简单的自学就能成才的职业,到底有多少人适合直接参与这个市场呢?
  基金行业的信任度还未完全建立起来,投资者将资金委托给基金等专业机构的时机似乎还不太成熟,这使得中国投资者目前依然是不得不直接参与到各类投资产品当中。问题变得更加棘手,尤其是中国股民,大多不具备作为独立投资人的条件(主要是心理条件),在缺少培训、教育,没有心理辅导的环境下,长期得不到愉悦感,导致身心疾病的风险加大,可以说是十个股民七个病。
  我不知道如何治疗中国投资者所得的病,更不知道这样的病会将整个市场拖入何种境地,又会给整个资本市场带来何种灾难,我没有太多的思考这些东西。站在一个普通投资者的角度来说,我在尽力寻找那些造成心理疾病的主观原因。
  相比有着几百年历史,经历过各种崩盘和泡沫的欧洲、美国等资本市场来说,中国缺少的是私有资本的历史和投资文化。中国大部分投资者并没有从有限的历史当中寻找出自己的时代坐标,对所坚持的投资理念时刻抱有怀疑和摒弃态度。
  一个实业家用了三十年做了一家拥有十亿资产的企业,但一个资本家用了五年就超越了实业家的规模和利润。如果是纯投资来说,资本市场实际上是将实业的长线回报缩短,变得更有效率。但资本市场的风险也更大,因为实业的选择是有基础的,资本的选择则只是一种对未来的思考。投资者往往会忘记这一点,认为选择本身就是一种优势;然而,选择本身是一种风险。
  中国农民流传一个谚语:桃三杏四梨五年,枣树当年就换钱,想吃核桃十八年。意思很简单,想吃什么样的果子,就要相应的等待与其果树匹配的成长时间。万物归宗,投资市场便是如此,随着投资产品和种类的不同,需要的策略和付出的时间成本也是完全不同的。
  拿银行存款来说,活期利息低但方便,定期三年的利息比一年的高,五年的比三年的高。储蓄者非常清楚时间跟收益的关系,心理预期明确,无顾虑和压力,因为银行已经明确了存款收益跟时间的关系。在这中间,实际上投资者跟农民种树是一样的,对于确定的事,心安理得的等就好了。某种程度上降低了心理压力。
  储蓄者很少考虑通胀的风险,因为储蓄者更愿意关注确定的收益,而忽略不确定的风险。投资其实跟存款正好相反,投资是选择了确定的风险,忽略了不确定的收益。表面看上去投资者的回报是不确定的,殊不知它恰恰是确定的。因为不确定的投资回报是通过对通胀的预期,对所投产品的了解程度来产生的,如果货币贬值是确定的,社会和企业的进步是确定的,那么投资者的不确定回报就是确定的,而存款者所获得的确定的回报实际上是不确定的。
  如果我们仔细关注那些在投资领域取得成功的人,其实他们更在乎心理成长,这种心理成长主要是对理念的理解,对社会的认识,而非对确定事物的等待。中国有很多追逐价值投资的人,这些人未必是最赚钱的,但至少体现了很多毅力和耐心,不至于在预期总是波动的投资市场,长期处于压抑状态。这样的投资者反而更容易抓住机会,形成良性循环。
  投资本身是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注重储蓄者注定要为那些注重投资的人做出融资贡献,来分担损益。人不能因为终有一天会死去而不愿意活着。我更建议,人应该追逐那些不确定当中的确定,而不是满足于确定当中的不确定。
  正因为中国大多数的投资者不知道如何追逐那些确定当中的不确定,才使得这种追逐充满了恐惧和压抑,最后走入身心俱疲的病理状态。
  一些简单的投资心理问题实际上出于对投资产品周期的无知。
  举例来说,对于农产品(7.87, -0.34, -4.14%)的投资,一般是一年一个周期,一年时间里足以改变农产品的供给。生姜大蒜绿豆玉米等涨价,来年多种点,价格很快就下来了,这已经在中国市场得到了反复验证。如果你投资这类东西,以各种理由将回报预期拉长至三、五年,认为三年或五年之后价格会更高,那而后带来的失望足以让你的乐观心理崩溃,因为这种产品改变供需只要一年的时间。
  对于股票投资,周期回报预期更加重要。有的人愿意关注产业,有的人更关注公司,一些人则在关注股民的情绪,实际上无论是产业还是公司,还是市场的情绪,都是有周期存在的。
  很多投资者根本不知道所投的公司生产什么,靠什么盈利,主要市场在什么地方,消费模式和周期有没有发生变化等等。节奏总是踏错,买完就跌,卖完就涨,其实是踏错了周期,把航空当成了金融,把券商当成了基金,吧农产品当成了债券,把外汇当成了股指。
  比如,七、八年前拿着矿产类股票是很有赚头的,当时对于工业原材料的需求正爆发式增长,环保、人力等成本又较低,产能并不过剩。如果现在依然要持有矿产类的股票,似乎整体的风险收益会被扭转,风险要大于机会。
  我一直研究黄金市场,金价能够上涨十年,并不是需求过于旺盛。金价在2008至2011年间逐年创出历史新高,全球各个金矿企业都希望多生产黄金,都在全力扩大生产规模,以获得更多利润,但事实是这几年间全球黄金的产量几乎没有太大的增长。
  要增大黄金的供给是非常困难的,从勘探到生产,再形成实物金的销售,至少要五年至十年的时间,所以投资黄金的周期一般在十年以上。如果你是本着投资生姜和大蒜或股票创业板的思路来参与黄金投资,其预期会发生颠覆性变化,一旦在此期间形成压抑情绪,生病的概率是很大的。
  又比如说,很多投资者在互联网投资当中获得了丰硕的回报,但更多的投资者没有明白在互联网投资领域获得回报的这些人是如何做的。通常来说,他们一般同时投资十几家互联网企业,要等上五、六年时间,其中八、九家在这段时间里会面临倒闭,只有两、三家比成功的会给他们带来几百倍的回报。互联网投的是胜率。如果你也看好互联网,但只买了一家互联网企业死等,并预期未来几十倍的回报,恐怕你注定会得“病”。
  另外,中国投资者更喜欢亲力亲为,哪里有赚钱消息就往那里扎堆。但这种扎堆并没有让中国的投资者形成合作、合伙意识,投资压力没有集中,而是均分了。做一个对比,如果有两个投资者,一个将钱交给了机构,另一个亲力亲为直接参与,同样亏了50%,我认为交给机构的这个投资者得心理疾病的概率是较小的,因为主要错误不在他,情绪可以很快释放;亲力亲为的这个需要承担所有的亏损压力,会形成长期的负担,不病才怪。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看到美国发生金融危机、股市等崩盘之后,跳楼的大多是交易员和基金经理,而中国的话,股市等崩盘之后,选择极端方式的更多的是散户自己。
  看淡生死者往往健康长寿,而一惊一乍者往往容易生病。中国投资者之所以心理压抑,身心不健康的另一个重要原因还是缺乏对投资市场的了解,无法形成有效的合作、合伙模式,从而无法看淡盈亏,自己选择了承受所有承受,得病和出现亏损的概率在增大,并形成了恶性循环。
  为了身心的健康,投资者需要成长,需要与适合投资的人一起合作。抛开人的因素,钱和思想的互补永远是社会进步的主流模式。会挣钱的人有很多,但会投资的人不多,美国是世界上人均挣钱最多的国家之一,但80%以上的美国人还是会把钱交给专业的投资人和机构去投资。将投资当中不可避免的压抑情绪转嫁给投资心理比较成熟的专业人员去承受,挪出更多自己的时间去休息和工作,岂不更健康?!
  无法独立思考、无法独具慧眼、无法与时俱进,无法胸有成竹,那就学会“转嫁”及合作,这是中国投资者规避相关身心疾病的最好方法,也是趋势所在。


  
  (本文作者介绍:财经专栏作家)

发表于 2015-2-16 05:32 | 显示全部楼层
看淡生死者往往健康长寿,而一惊一乍者往往容易生病。中国投资者之所以心理压抑,身心不健康的另一个重要原因还是缺乏对投资市场的了解,无法形成有效的合作、合伙模式,从而无法看淡盈亏,自己选择了承受所有承受,得病和出现亏损的概率在增大,并形成了恶性循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2-16 05:30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农民流传一个谚语:桃三杏四梨五年,枣树当年就换钱,想吃核桃十八年。意思很简单,想吃什么样的果子,就要相应的等待与其果树匹配的成长时间。万物归宗,投资市场便是如此,随着投资产品和种类的不同,需要的策略和付出的时间成本也是完全不同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2-16 05:32 | 显示全部楼层
无法独立思考、无法独具慧眼、无法与时俱进,无法胸有成竹,那就学会“转嫁”及合作,这是中国投资者规避相关身心疾病的最好方法,也是趋势所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1-12 11:34 | 显示全部楼层
另外,中国投资者更喜欢亲力亲为,哪里有赚钱消息就往那里扎堆。但这种扎堆并没有让中国的投资者形成合作、合伙意识,投资压力没有集中,而是均分了。做一个对比,如果有两个投资者,一个将钱交给了机构,另一个亲力亲为直接参与,同样亏了50%,我认为交给机构的这个投资者得心理疾病的概率是较小的,因为主要错误不在他,情绪可以很快释放;亲力亲为的这个需要承担所有的亏损压力,会形成长期的负担,不病才怪。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1-12 11:34 | 显示全部楼层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看到美国发生金融危机、股市等崩盘之后,跳楼的大多是交易员和基金经理,而中国的话,股市等崩盘之后,选择极端方式的更多的是散户自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1-12 12:45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1-12 15:12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1-12 15:13 | 显示全部楼层
{:soso_e16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1-12 17:59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1-12 23:23 | 显示全部楼层
{:soso_e16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1-12 23:23 | 显示全部楼层
{:soso_e17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1-13 10:03 | 显示全部楼层
犹豫的时候,

换个思路去选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1-13 11:49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6-17 22:29 | 显示全部楼层
看看,学习学习。    受益匪浅,谢谢楼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6-24 16:22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辛苦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7-5 20:20 | 显示全部楼层
股市财富     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股海明灯官网 ( 京ICP备18020431号 )

GMT+8, 2024-11-19 16:40 , Processed in 0.101515 second(s), Total 13, Slave 12 queries , Gzip On,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01-2024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