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本论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从1400元到7个亿:金融市场战略投资家X先生传奇 ——兼谈本周经济与股市 复旦大学金融与资本市场研究中心主任 谢百三教授 编者按:X先生是笔者多年的挚友与老师。他多少年如一日,勤于学习,与时俱进,不断地提高自己、完善自己。其金融学水平、经济洞察力远远高于北大、清华、复旦的一些学富五车的金融学教授。几年来他依然生气勃勃地活跃在中国资本市场上。经过二十多年在证券市场里的摸爬滚打,他已从当时的1400元做到7个亿了。现在他依然小心谨慎地研究、摸索、运作,且变得更加成熟、稳健、也更充满信心。他一直很低调,中央电视台曾来电话,想请他上“春晚”,被他婉言谢绝。他只到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各讲过一次课,但他的思想、投资理念、大思维给人们以巨大的启示。我们辑录一次,以飨读者。第一文是从笔者的视野写他,第二文是他的讲课录音。 多年前12月的一天,我到凉城菜场买菜,主要去看看大米的价格,因为从大米价格就可大致推算出物价(居民消费价格——CPI)的走势,而它对金融市场影响很大。忽觉有人拍了拍我的肩,“你是谢老师吧?”回头一看,见是一个陌生中年男人。我问:“你是谁?”他说:“我姓X,也是做股票的。你昨天在报纸上的文章,有一点不对。”随后他指出我错在何处。我回去一查,果然错了。我突然发现X先生很聪明很厉害,就去找他。从那以后我们就经常在一起进行切磋,久而久之也就成了好朋友。 一、从工程师到股民、债友 X先生不愿说出他的真名,他说“就叫我X友吧”。他是从工科大学毕业的,搞自动化控制。他为人善良,不善于搞官场与社会交际,对人友好,见了人总是乐呵呵的。他在业余时间里研究起了股票、债券、期货等,并利用业余时间炒股、搞国债买卖。他起先仅有1400元钱本钱,通过到东北做国债现券的异地交易而挣了2万多元钱。接着买了一些股票,通过炒二手股挣了一些钱;后来又买了些1992年的国库券,结果一下子增加了4万元。1992年10月,党的十四大召开前后,当时股市处于600点的位置上,他从一份公开发表的调查报告中计算出,上海完全投身于股市的二级市场的40万股民剩余资金还有40亿元,而此时已公布的股票大部分都已上市,因此,股市虽还在下跌,但X友已开始以倒金字塔方式逐步建仓进货。他算出来,仅股民们这些资金,就可以将股市托起到800点以上,他认为“氯碱”这艘远洋巨轮上市后,股市的恐慌症就会好转、消失,一个轰轰烈烈的牛市就会到来。后来股市一直跌到392点,X友的钱也都已打完了,这时他虽然心里有些不安,但依然乐呵呵地上下班,安慰担心不已的妻子,他坚信冬天之后就是春天!党和政府一定会来救我们的!果然,氯碱、联农等一上市,股市就呼呼地涨起来了,而且第一波就直冲800点,大家都夸X友算得准。但他却怀疑自己算错了,是不是还有一波。股市到800点后,开始回头,他捂住不跑;股市回到600点停住了,他顿时醒悟过来:这是回档一下,让踏空的股友及新股民加入后续资金呢。果然,股市第二次又冲到800点了,很多人劝他跑,说:“再不跑,又得回去了。”他不跑,说:“一定还有第三波。”果然,股市在大量新生力量、后续资金的援助下,加上“透支盘”的助威,风风火火地冲上了1500点。X友开始坐不住了,因为他感到市场资金已经用完了,他现在是整天都在想着什么时候跑。但他毕竟是人而不是神,1500点,他没跑;后来股市向下直泻,出现了日振幅200点的奇观。“不好,股市累了,得向下走了!”趁着申华配股引起的反弹,当股市又冲到1300点时,他全数以低于市价的报单,全部撤了出来。从这以后一直到1997年,他再也没有进过股市,他认为:“这个股市从长远来看,还没有到投资价值区,我是靠理性、智慧打仗的,不参加了。”但他很感激股市,因为他手里有了20万资金。从此,他就把眼睛盯住了另一个新兴市场——国债交易。这使他对金融市场的探索、了解、运作开辟了一个更广阔无垠的新天地,使他的人生发生了重大的变化。 二、从杨百万式的现券买卖到国债期货拼搏 X友刚开始时也像杨百万(杨怀定)那样,来回于东北与上海之间,搞国债的现券异地买卖。那时他的生活也够辛苦的,因为他已经停薪留职了。他三天两头坐船去大连,再换公共汽车、大卡车,有时为了赶时间连饭也顾不上吃。辽宁出苹果,所以他饿了就买苹果吃,又可解渴,但长年累月吃苹果还是吃腻了,现在再也不肯吃苹果了,看到苹果就心烦。虽然苦,但他心里却像有一盏灯,因为在东北朋友的帮助下,他的存款正在迅速增加,到1993年10月25日,上海证交所开出国债期货交易品种时,他已有了40万元。他以其中的14万元买了保值的金边债券——000193(1993年3年期国债现券,后来到期兑付了171.99元),从此就再也没去动过它。“这成了我生活的保险金,如果做期货亏了,亏到只剩14万了,我就金盆洗手了。”他说,“那说明,我不是那块料,那就退出来,用这14万过平常日子。此外,有了这14万,我心也定了,敢于在债市中轻轻松松地去拼搏。”这样,X友真正投入国债期货市场的就是26万元。从那时起到1995年7月,过了17个月,X友26仗全胜,且大多数是大胜。虽然他也有浮动账面亏损,最多一次亏过8万元,但他能总结经验教训,错不过两次,且大多数是赚大钱的。到了1995年5月18日,他已拥有600多万元。他对国债期货市场充满深情,他说:“我每天读书看报,研究政策,把国债现券、期货市场弄得滚瓜烂熟,靠政策、靠数学、靠理性、靠科学、靠智慧,向市场挣钱。我们不会搞人际关系啊!知识分子,就是得靠自己的智慧去闯!”他向我介绍了其中的几大战役。 三、妻子一席话使他的资金一天翻了番 X先生进入国债市场后,一个最重要的事件就是他到上海图书馆通过一个月的学习、钻研,彻底弄懂弄通了保值储蓄率、通胀率、零售物价指数、居民消费品价格指数等与国债期货有关的基本知识。(编者注:磨刀不误砍柴工,这正是我们很多个人投资者比不上X先生的地方。大多数人都是一知半解,以其昏昏,使人昭昭地在瞎子摸象式地操作,又怎么能不亏呢!)这为X先生以后的国债期货运作打下了扎实的基础。他后来之所以能26仗仗仗全胜,概源于此。 有一次,他经过反复计算,发现有一个国债期货品种如果介入,胜算的概率为95%。依他平时的风格,只以10%的资金做国债期货,以90%的资金做风险投资的保证金准备金。但这一次胜算的可能性太大了,他开始变得极度不安起来,在后院的林阴道上来回地走着,长达几小时。午夜3点,妻子找出门来,知情后,说:“算准了,就大胆地干,大不了亏光了回工厂去,我们的名字还在厂里呐,本来就是工人么,我会陪你的。”X先生心里豁然开朗。第二天开盘后,他以全部资金25万满仓杀入,结果当天就涨停板,资金翻了一番。 晚上,他高兴极了,睡在床上看着天花板,想:这个证券市场真神啊!太好了,真该感谢邓小平的改革开放,有了这么个好市场! 四、读报学文件发了一次大财 1994年10月,1992年5年期国债的对应品种315(1994年12月底兑付的期货品种)走到了118元价格的位置上,这个品种价格与该现货品种(1997年4月1日到期,到期本息152.50元)的票面收益率为13%左右(当时市场对于1992年国债有无贴息问题还无人议论,可视作无影响),而当时的保值贴补率为6%左右。根据人们的预测,1992年5年期的092现券加上保值贴补率一起,收益率起码有14%。而事实上,118元这个价格还远远未到位。此时,315品种开始启动,价格缓缓上涨,当时大多数债友看空,认为价格拉得太高了,“是某北方大机构借了巨额资金在拉抬,瞎搞,拔高出货。”X友不敢轻易作结论,他得去读读报纸、学学文件。此时,在涌金投资理财顾问有限公司的发起资助下,北京开了个国债问题高级研讨会,财政部国债司司长高坚指出:中国国债市场要实现四化,第一化就是国债利率市场化。这引起了X友的深思:这对债市意味着什么呢?不久,高坚又在另一场合指出:中国将来的国债、金融商品的市场利率应该以银行同期利率、为全体人民接受的利率为准。此外,X友还发现,高坚还在不同场合多次强调:中国的国债利率一定要走国际惯例道路,国债利率应低于银行同期利率。X友逐字逐句地吃透这些话的精神。还有一件事更是深深触动了X友:当时北京发了一只2年期的“地铁债券”,年利率为14%,竟然被首都人民一抢而空。X友心里一亮:高坚讲了,利率应以全体人民接受的利率为准,那315品种的收益率13%加贴补率6%(当时市场的预计)约为19%左右,大大高于地铁债券的收益率,这说明315此时的价格太低。他又查了当时的银行2年期利率约为11%左右,更加意识到315价太低,收益率太高,不符合高坚传达的国家精神。经过2—3天思考,他不顾大多数债友反对,毅然做多,以50万元在118元价位打进1000口。果然,经过多空一番拼搏后,315价格开始急剧上涨,涨到120元时,X友获价差2元,盈利40万元,遂高高兴兴地平仓了结。X友说:“后来实际上涨到128元,最后混合交收时跌到123元。但当时自己资金不足,怕再跌回去,落袋为安思想较重;回想起来,太可惜了。”X友对这场战斗的三点体会是:一、不要怕什么大机构、小机构,应坚信真理;无论价格被他们如何扭曲,最后总得以财政部宣布的价格为准。二、要多看报、看书。他眼睛亮亮地说:“报纸当中有黄金啊!”三、做国债要算收益率,现货、期货收益率都很重要,比股市中的市盈率还重要。 五、牢记巴菲特的警言,做只赚不亏的品种 X先生近年来十仗九胜。虽然他也出现过重大挫折,从高位一下子就亏到一半以下;但他咬咬牙出来后,反复思考,感到自己还是小看了中国证券市场的巨大风险。于是他记住了股票大师巴菲特的警言:“投资理财的第一条规则就是不能亏损;第二条规则就是记住第一条规则。”以后,他就下决心寻找那些只赚不亏的证券品种。如:2011年之前2~4年的攀钢钒钛,2次收益都很高;2011年4月25日,这个股票从8.20元半年内上冲到10.55元到14元多;在13元一带获利了结。他建的仓位高达60%,当然大胜一场。 六、每天通话20分钟,乃我的良师益友! 2012年,他又盯住A、B类杠杆式基金,果断买进150030,结果一年中大涨2次;且非常安全,没有任何隐患。 他对A、B类杠杆式基金的研究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 X先生不愿高调出现,为人踏实、乐观,对人和善。多年来,我几乎天天与他通话20分钟,受益极大、极大。可以说,他真是我的良师益友啊!(待续) 本周经济与股市: 股市经过一段时间的盘整,周开线、月开线都已走好,而且周五放量到800多亿,主要是由于18号将发行新股。很多投资者认为,无论是个人投资者还是机构投资者,打新股都要买一定数量的老股,因此很多人都争相买一些2000点附近的老股。而且有股票的人为了打新股也暂时不抛。甚至有人认为前段时间股票不涨是担心新股大量发行,现在新股即将开闸,而且发行量不是太多,不像原来的500家、700家,所以认为利空消息已经出尽,股市应该涨了,所以很多机构投资者和个人投资者都比较乐观。 但是,仍有一部分高手最后是保持了谨慎和冷漠的态度。他们认为,中国的实体经济总体走势不好。房地产市场是否走到拐点,引起了人们很大的争议。房地产市场影响了四十多个产业,如对产能过剩的钢铁,高炉炸掉了很多。房地产不搞后,转型到何方,至今全国未有定论。他们认为实体经济不好,股市很难有大的表现。但也有人认为,定向降准了两次,社会上资金多了,房地产不涨,正好可以来炒股。他们认为中国实体经济和股市有时不是同步的。他们希望通过发新股来刺激整个市场。看空的高手对此不以为然。新股两年不发,股市照样不涨;新股发了只会抽血,怎么会利好呢?
|